八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早期革命运动

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从温和变革到武力推翻;以改变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

兴中会的成立

时间

1894年

地点

美国檀香山

宗旨

“振兴中华”

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影响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3、广州起义

时间

1895年

地点

广州

人物

孙中山陆皓东

结果

陆皓东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同盟会的建立

同盟会

时间

1905年

地点

日本东京

目的

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报

《民报》

领导机构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有了统一领导和奋斗目标,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同盟会的成立步入了资产阶级革命新阶段:

统一的政党——同盟会

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三民主义

指导思想

对应纲领

思想内涵

意义

民族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前提

(民族革命)

民权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核心

(政治革命)

民生

平均地权(≠平分土地)

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发展补充

(社会革命)

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评价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愈挫愈奋的斗争精神

心系大众的人民情怀

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想

第9课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影响

萍浏EQ\*jc0\*Font:黑体\*hps8\o\ad(\s\up9(lǐ),醴)起义

1906年冬

刘道一

蔡绍南

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安庆起义

1907年夏

徐锡麟

安庆、韶兴

广西起义

1907年

孙中山、黄兴

广西镇南关

黄花岗起义

1910年

孙中山、黄兴、赵声

广州

这是同盟会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湖北武昌

组织: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

主力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新军都督:黎元洪

特点:经过了充分准备但却仓促发动

影响: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

汉口资本主义发展较早;

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

中国同盟会帮助;

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黎元洪为副总统)

政府机构:临时参议院

国都:南京

纪年法:以1921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意义: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评价辛亥革命

积极性: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

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消极性:

①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依然存在;

弊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二次革命

背景: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制造了“宋教仁案”

爆发:

1913年3月底,爆发“二次革命”

为什么叫“二次革命”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袁世

文档评论(0)

小学语文、数学相关练习及复习资料;商业综合体商管管理资料;建筑工程相关技术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