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800-202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DB32T 4800-202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150

CCSB52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800—2024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AquaticGermplasmResourcesConservationReserve

2024-05-16发布

2024-06-16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80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胜宇、李亚成、黄越峰、穆欢、常国亮、张磊。

1

DB32/T4800—2024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LY/T1953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产种质资源aquaticgermplasmresources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遗传育种价值,可为捕捞、养殖等渔业生产以及其他人类活动所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的水生生物资源。

3.2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AquaticGermplasmResourcesConservationReserve

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水域、滩涂及其毗邻的岛礁、陆域。

注:以下简称“保护区”。

4保护区建设

4.1机构设置

保护区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根据水域管理范围或行政区划范围设1个或多个保护区管理站(以下简称“管理站”)。

4.2站点设置

4.2.1保护区管理站

管理站的设置根据保护区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活动状况确定。管理站的保护管理范围可以涵盖1个或多个保护区,管理范围原则上应与保护区所属的水域范围或行政区划范围保持一致。

2

DB32/T4800—2024

4.2.2保护管理点

管理站范围涵盖多个保护区,则可以在每个保护区设置1个管理点,如果单个保护区范围较广,管理半径较大,也可以设置多个管理点。

4.3办公用房

4.3.1管理机构用房

保护区管理机构办公用房宜设在临近保护区的中心城镇或水、电、路、网条件具备的区域,应同步建设科研及宣教设施,建筑规模参照LY/T5126执行。

4.3.2管理站(点)用房

管理站(点)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管理站(点)宜设在临近保护区且水、电、路、网完备的区域;

b)管理站(点)建设应具备日常办公用房(或办公生活趸船)和必要的生活需求,管理站(点)的辅助建筑包括食堂、车库、仓库、油库和执法船艇码头等。

4.4基础建设

4.4.1道路

包括干道、便道和巡护步道,应满足以下要求:

a)干道用于连结保护区和国家或地方交通干线,路面等级应满足晴雨通车要求;

b)便道用于连接保护区管理站(点)、科研中心和居民点等,标准应达到通车或人员便利通行要求;c)巡护步道依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

4.4.2码头

保护区应设立船艇停泊码头,满足巡护、执法、科研监测和日常管理等需要。

4.4.3给排水及垃圾处理

4.4.3.1给排水

给排水要求如下:

a)管理站(点)的生活区域可采用打井、铺设自来水管道等方式提供饮用水,卫生标准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b)管理站(点)应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条件具备应接入市政管网,建筑规模参照LY/T5126执行。

4.4.3.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