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VIP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5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7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4题。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发展出古人崇尚自然的审美观。《牡丹亭》中有一句名言,“一生爱好是天然”,中国的国画、古乐、诗词、书法,一切艺术都是崇尚自然的,不喜欢刻意地雕琢,反对造作,把“自然天成”当成最高的审美标准。人们崇敬天然,推崇大自然的品德。《礼记》说:“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这里的“爱”是“隐藏”的意思,天地是最真实的,它们不会隐藏自己的规律和资源、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德(??)四季运转不息,万物茁壮成长,这都是自然的作用。大自然不夸张、不显露、不做假,真实展露,_______无隐瞒,这就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诚”!这是中国文化原生态的审美观,也是中国道德和艺术的底气所在。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横线处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chóng???豪????B.chǒng??豪

C?chóng???毫???D.chǒng??毫

2.阅读文中画线的文字,给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B.但???C.由于???D.所以

3.下列选项中引号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牡丹亭》中有一句名言,“一生爱好是天然”……

B.《礼记》说:“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

C.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骂,天何言哉?”

D.这就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诚”!

4.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D.中国话剧中的京剧、黄梅戏等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5.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项是(??)

幸福其实并不难获得。幸福就在你眼中,?????????;幸福就在你掌心,?????????;幸福就在你脚上,?????????。很多时候,我们总感觉幸福离我们很遥远。望眼欲穿,也许我们看错了方向;苦苦挽留,也许我们握错了手;奋力前行,也许我们走错了路。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强求,已经得到的要好好珍惜。

A.只要用心就能捕捉???只要移步就能到达???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B.只要合手就能把握???只要用心就能捕捉???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C.只要用心就能捕捉???只要合手就能把握???只要移步就能到达

D.只要移步就能到达???只要用心就能捕捉???只要合手就能把握

6、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小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八年风味独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告诉世人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

(6)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巧妙地引用典故,隐喻自己想出仕却没有途径的句子是:,。

二、综合性学习(7~12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为增强同学们厉行节约的意识,某学校开展以“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活动一:我关注】

材料一:《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仅餐饮业餐桌的粮食浪费每年就高达1800万吨,相当于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这其中人均浪费量为每餐96克,浪费率高达11.3%。而浪费粮食的大军中最显著的人群就是中小学生,他们每年食物浪费的比例达到了供应量的三分之一,人均浪费食物量为每餐高达130克。

材料二:学校就“浪费粮食后,你会产生负罪感吗?”这一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表:

选项

人数

比例

A.会

282

22%

B.不会

998

78%

7、从以上两段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2分)

文档评论(0)

小姑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