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最美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四篇
(篇一)
**同志自1980年从事检察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反贪第一线。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履行人民检察官的神圣职责,他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就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仍经历了四次重大抉择和考验。
第一次抉择发生在2003年。当时**已经52岁,从反贪局长的岗位退了下来。按理说,他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过个安逸的日子。但他毅然要求留在反贪局,继续担任普通检察员。从局长退居二线后,他仍然投入和用心办案,总是主动承担难办的案子,经常加班加点。
第二次抉择发生在2006年。这一年,的健康状况出现变化,咳嗽越来越严重,身体也日渐消瘦。同事们多次劝他去检查,但他一直推辞,直到院领导下了死命令,他才去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非传染性肺结核。院领导建议他去大医院复查并休养,但只在家呆了10天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他说还有5个案子没办结。这一年,**的办案成绩突出,被台州市人民检察院记三等功。
然而,**的病情也在不断加重。2007年8、9月间,他在办案时多次咳出血,同事们再次劝他就医,但他仍然不肯放下手头的工作。最终,在院领导的强烈要求下,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第三次抉择发生在2008年初。当时,检察院开展干部双向选择,院领导征求的意愿。毫不犹豫地表示,还是想回到反贪局,再办几个案子。乐观的以为自己很快就能恢复工作,再次穿上心爱的检察制服。他咬牙坚持锻炼,对妻子说身体好了就回院上班。然而,他的病情最终还是恶化了,5月2日,永远离开了我们。
生命中最后一次抉择发生在他去世前两天。院领导看到身体每况愈下,心情非常沉重。他们知道的家庭情况并不乐观,但当院领导去探望时,却只是含泪说:自己为检察事业努力了几十年,希望还能穿着检察服火化!这就是**至死不渝的忠诚,对党、对人民、对检察事业的无私奉献。
**同志无论是身为反贪局长,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检察官,他都努力践行着“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工作宗旨。他就像一名恪尽职守的哨兵,时时刻刻守望着公正,守望着法律的尊严,守望着党的廉政事业!
平时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但办起案来却是最较真的。案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他都要想个究竟,搞个明白。拿他自己的话说,“案件中的事没有儿戏”。2004年,反贪局接到举报,反映路桥区桐屿街道工办主任郑某存在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但局里刚准备组织人员对这一举报事实开展秘密调查,那郑某拿着一万元赃款来检察院投案自首了。负责主办这一案子的并没有因此放弃调查,他感到问题并不会这么简单。第二天,依然带着两位同事到桐屿街道进行走访调查,经过认真分析后认定,郑某不是一个能主动交待犯罪事实的人,这一投案自首的举动,显然是企图避重就轻、蒙混过关。果然,经过半个多月的严密侦查,和他的同事们终于查清了郑某贪污、受贿12万元的犯罪事实,郑某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同志对腐败犯罪深恶痛绝,只要有了犯罪线索,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都要一查到底,决不放弃。2007年,负责主办路桥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原总工程师某受贿案。这个案子涉及29名行贿人,案发后不少涉案人躲了起来,这给案件的侦查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决意要查个明白。他带着同事一个个地找,一个个地做其家人的思想工作。在那段日子里,他根本没了休息时间,节假日及晚上前半夜的时间全搭了进去,硬是将一个个涉案人劝了回来,将某涉嫌受贿犯罪的证据一一作了固定。最后,法院认定某在7年时间里、受贿49次共计9万余元的犯罪事实,判处**某有期徒刑6年。
当反贪局长时常对局里的干警说,“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反贪的岗位上,如果我们让腐败分子消遥法外,那是我们的失职,这是千万不可以的”。在他退居二线前,一名涉嫌挪用、贪污100余万元公款的村干部吴某外逃了。的心里从此多了一件事,每逢节日,都要去吴某家里做他亲属的思想工作,让家人规劝吴某投案自首。吴某逃了6年,劝了6年。他对同事说,“拿了老百姓的钱一跑了之这怎么行,不把它追回来我们无法向村民们交代”。就在被查出“肺癌晚期”的前几天,吴某终于来检察院投案自首了。吴某挪用公款的证据,隐藏在大量的原始财务单据中。为了找出相关的证据,跑了14趟银行。有时一天下来,要翻看100多本账本,叠起来足有两人高。那时,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闷在仓库里翻着一册册厚厚的帐本,他的脸上常常冒着虚汗。可始终不露声色,在他的坚持下,终于在涉案的125笔帐目中查清了吴某在5年里共13次挪用、贪污公款达145万元的犯罪事实。这是同志28年的检察生涯中所办的最后一个案子,也是作为一名检察官向党和人民交出的最后一份答卷!他的同事陈子寿说:“是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完成这一案件的侦查工作的。”
查办贪污贿赂案件情况复杂,不少案件要想办得彻底,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是难以做到的,而**同志做到了。他先后主持查办或主办的130余起反贪案件,件件办成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