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完整版本.ppt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的菌属,它是一大群在形态、生化学及血清学相关的细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大多数为沙门氏菌。所以,沙门氏菌对于食物卫生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这些统称为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名称由来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杆菌。1885年,美国病理学家沙门(DanielElmerSalmon)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Salmon发现本属细菌的时间较早,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菌分类沙门氏菌目前已经发现1800种以上,按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型。其中于人类疾病有关的主要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的副伤寒乙杆菌和鼠伤寒杆菌,丙组的副伤寒丙杆菌和猪霍乱杆菌,丁组的伤寒和肠炎杆菌。此菌可引起禽伤寒、鸡白痢、猪霍乱、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猪副伤寒、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等疾病。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

本属细菌包括肠道沙门氏菌和邦戈尔沙门氏菌两个种。根据沙门氏菌的致病范围,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专门对人致病。如伤寒沙门氏菌,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第二类群: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称之为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群。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等。第三类群:专门对动物致病,很少感染人。如马流产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此类群中尽管很少感染人,但近年也有感染人的报道。

沙门氏菌-致病性沙门氏菌经口进入人体以后,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即感染过程。随后,沙门氏菌在肠道和血液中受到机体的抵抗而被裂解、破坏,释放大量内毒素,使人体中毒,出现中毒症状。根据侵入机体沙门氏菌菌种的不同,在临床上引起四种不同的疾病:(1)伤寒、副伤寒由沙门氏属中的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

沙门氏菌-致病性(2)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以肠炎杆菌、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和汤普逊杆菌等最为多见。临床症状主要是胃肠炎。病程较短,一般2~4d,可完全恢复。(3)败血症多为猪霍乱杆菌引起,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和肠炎杆菌亦可引起败血症。(4)慢性肠炎沙门氏杆菌可引起慢性、持久性肠炎。

沙门氏菌-流行病学流行概况世界上最大的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1953年于瑞典,由吃猪肉而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中毒,造成7717人中毒,90人死亡。由于沙门氏菌型、菌株不同,使人发病的菌量也不同,一般使人发病的菌量平均为107以上。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血清型,在国外占27.7%—80%,其次为肠炎沙门氏菌占有10.3%。

沙门氏菌-流行病学易感动物: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类型对人、家畜和家禽以及其他动物均有致病性。各种年龄的畜禽均可感染,但幼年畜禽较成年者易感。在猪,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一4月龄者发生较多。在牛,以出生30一40天以后的犊牛最易感。感染的孕畜多数发生流产。传染源: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沙门氏菌-流行病学传播途径:1.患病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2.它们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畜。3.交配或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4.有人认为鼠类可传播本病。5.人类感染一般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特别是污染的食物。

沙门氏菌-流行病学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成年牛多于夏季放牧时发生,马多发生于春(2~3月)、秋(9~11月)两季,育成期羔羊常于夏季和早秋发病,孕羊则主要在晚冬、早春季节发生流产。

沙门氏菌-流行病学流行形式: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有些动物还可表现为流行性。饲养管理较好而又无不良因素刺激的猪群,甚少发病,即使发病,亦多呈散发性,反之,则疾病常成为地方流行性。发病诱因:下列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环境污秽、潮湿,栅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

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特性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比大肠杆菌细),(0.7~1.5μm)×(2~5μm)散在,无荚膜和芽孢,(除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都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大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

文档评论(0)

liwenf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