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走向生态文明 课件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4.1 走向生态文明 课件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生态文明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

新课导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为贫困县的浙江省安吉县,利用当地矿产资源优势,走上工业立县之路。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山秃、气浊、水浑却成了安吉新的烦恼。1998年,安吉县开始整治污染企业和矿山,走上生态立县之路。如今的安吉,呈现一幅青山绿水、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安吉为什么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安吉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案还是一种时代潮流?【思考】安吉县余村昔日矿山变公园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1.结合材料,说明不同社会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成因。(人地协调观)2.结合实例,说明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综合思维)学习目标

/01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不同社会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原始社会 资源基础自然植物、动物环境问题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依附自然主导产业采集、狩猎

资源基础农作物、驯化动物、土壤、气候环境问题对自然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半依附自然主导产业种植、养殖农业社会

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环境问题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征服自然主导产业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工业社会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2生态文明内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变途径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的做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视说地理

拓展延伸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项目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时间尺度当代人的最大要求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

思考题答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反映了人类不再是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人地关系趋于协调发展。问题: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反映了人地关系的何种变化?

判断(1)人地关系的演变导致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使得新的社会阶段出现。()(2)从采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地关系逐步走向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识。()(3)相对于其他时期,工业社会阶段,人地矛盾加剧,人地关系更加不协调。()(4)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素养培优右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1.[综合思维]图①阶段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依赖自然或崇拜自然。

2.[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如果图③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时,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答案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失衡。

3.[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图④体现了人类怎样对待环境问题的道德观?答案当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的、子孙未来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予以同等的重视,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02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生态文明与资源与环境安全观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环境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2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变革发展模式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生产方式绿色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