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大到MIT交通工程(世毕盟学员).docxVIP

从交大到MIT交通工程(世毕盟学员).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交大到MIT交通工程(世毕盟学员)

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从交大到MIT交通工程

自一月中旬拿到第一份录取至四月末尾,申请季即将尘埃落定,我却迟迟未曾下笔完成这篇申请日志。至于原因,一则是我没有刻骨铭心的回忆,没有大起大落的波折,所以恐怕不能描绘出大家期待的一部“申请血泪史”;二则是我没有精妙奇绝的招数,没有奇门遁甲的门路,也难以写出具有助攻神效的一篇“申请宝鉴”。而今天终于落笔记叙我的“无聊”故事,是因为有一颗感恩之心,希望借此向一切给予我支持的人们表达深深的谢意,也是因为个人心得略有一二,希望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些许的帮助。

个人背景

以上文字水平属于开挂,现在恢复理工科模式,语言能力掉线。首先介绍个人基本情况,以作为参考。

申请方向

我的申请方向较为小众化,主申交通工程(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辅申工业工程与运筹学(IndustrialEngineeringandOperationsResearch)。我主要申请博士项目,也申请了一些硕士项目,作为保底。那么问题来了,“交通工程”是干什么的呢?类比交警叔叔在交叉口指挥交通,交通工程师则利用数学模型和工程工具“指挥”交通,以达到提高交通机动性、可达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目标。在美国高校中,交通工程专业常常是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Civi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下的一个分支,据我所知,全美具有此研究方向的高校可能仅有三、四十所。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继续深造,是因为在本科学习阶段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坚信交通工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申请结果

Offers:我获得了以下项目的录取,均为交通工程方向,并得到了全额奖助学金的资助。

UCBerkeleyMasterofScience(备注:伯克利的交通项目是公认的全美最强,考虑到个人的背景可能不够拿到博士录取,所以退而求次申请了硕士项目。这个一年的硕士项目完结之后,如果成绩符合要求且通过校内的博士资格考试,则可以继续攻读博士。而如果选择了MasterofEngineering的项目,则不能在之后攻读博士。)

活动:学生事务中心新闻负责人、学院院刊负责人、组织暑期支教、UCLA暑期交流六周

申请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升个人实力才是获得名校接纳的正道。正是因为申请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当候选人幕布揭开的那一刹,当录取通知纷至沓来之时,我没有太多的兴奋惊讶。诚然,随着“兴奋惊讶”而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会折损不少,我想这是喜欢规划人生的人需要付出的一点代价吧。

推荐信

我报的机构世毕盟教授了我们一套系统的申请理论,其中的“论十大关系”令我记忆犹新。我深深相信这一句:推荐信是最重要的。如果能拿到一封牛推,且自身不存在短板,那么基本上就能保障心仪的录取。“推荐信是用行动写成的。”因此在得到SMART海外暑期科研的机会之后,我坚持每周向科研导师发邮件汇报自己的进展,总共发送大约30封邮件。纵使美国的大老板从未回复过我本人(我理解他很忙),纵使未能如期如愿为我提交全部推荐信,纵使可能被说成无谓地刷存在感,然而这种习惯也能够督促自己每天进步,确实益处不少。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恐怕就很难打动“大牛”,也无法让他们真正了解我,更难使他们写出内容详实的推荐信。

GPA

GPA无疑是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优秀的成绩往往与出色的学习能力挂钩,所以即使是转专业申请,对方学校也会很重视学生本专业的课程成绩,并且依据此预测该学生在新的项目中的表现。我认为GPA的重要性仅仅次于推荐信,因此准备申请期间需要特别留心,尤其保证自己的核心成绩。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数学和编程类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GRE与TOEFL

GRE和TOEFL是道坎儿,过了所谓公认的“及格线”即可,我认为不必要一遍遍地刻意刷分。尤其对于理工科学生,穿越火线之后,一般来讲排名前50的学校项目就无法将我们以GT为借口拒之门外。线是多少呢?对于理工科,GRE总分320,作文单项3.5,TOEFL总分100。当然,有部分项目要求单项分数达到某个更高标准,所以还是建议自己去项目网站上查实GT要求。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考试顺序是“TGGT”,GRE的难度更大,对于单词量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刷过两次G之后再考T会有更好的效果。

科研与实习

如果申请科研导向型的项目就需要多在科研上历练,如果倾向于就业导向型的项目则要有一定实习经历。能够主导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或者进入一个世界著名的企业固然加分,然而更关键的是我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实实在在地做了什么,然后收获了什么。在参加MIT的OpenHouse活动期间,我与一个MIT土木系的本科生聊天,她说在本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9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