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一、坚持铸魂育人的思想定力

1.以党的创新理论培根固本

试题选取党的创新理论及对创新理论的深入阐释作为阅读材料,设问符合青年学生认知特

征,层层推进,在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党的创新

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一节选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所蕴

含的战略思维、所昭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选文部分文字

扼要,层层深入,论辩犀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过《论持久战》,并以之为例指出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

上看问题、想问题”。第5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

的启示,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

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

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学术论文《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

明》。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作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命运共同体”是维护海上安全稳定、推进全球海洋

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具有从海洋层面构建合作共赢、和平安宁的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现

实意义。《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明》一文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愿

景和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三道试题分别考查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论能力,引导学

生了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真切体会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2.以爱国主义精神育人润心

试题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择体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

成就的文本作为阅读材料,引导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

发展、把自己的前途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课标I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代作家孙甘露的

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小说以1933年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瑞金的战略大转移为背景,

以“千里江山图”行动计划为线索,讲述了地下特别行动小组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任

务的故事。节选部分呈现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人陈千里、叶桃的鲜活形象。试题引导学生

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认同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

础。陈千里、叶桃的“别离”是所选材料中的重要情节,背后的情感打动人心、富有张

力。第8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体会“别离”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

脉,传承红色基因,将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为祖国奉献,为幸福生活奋斗。

新课标I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围绕“探月”主题展开。材料一摘编自科普绘图作品

《登月》,介绍了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材料二摘译自英国知名科普网站2015年9月22日的

新闻通讯稿《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以纪实性语言传递了中国登上月球背

面的计划、“玉兔一号”探测取得的全新成果以及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等信息;材料三

摘编自院士吴伟仁为《月背征途:中国探月国家队记录人类首次登陆月背全过程》一书所

作的推荐序言,以平实而饱含深情的话语介绍了嫦娥四号在探月史上取得的里程碑式成

就。三则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不仅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

类的共同梦想”,更体现出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总书记号召下“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

重要一席之地”的卓越实践成就。第5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

国”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考查学生从不同材料中筛选信息并进行综合处理的

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热情,鼓励他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

先。

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德修身

试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资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中

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广阔而深厚的历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夯实文化自

信。

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阅读为组合文本,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

•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材料一讲述魏文侯礼敬名士段干木的故事,材料二讲述汉

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第

14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三王充议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一中“魏文式段干木之

闾,却强秦之兵”与材料二中“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两件事的相似之处。两件

事情表面上无关,但在“力少则修德”上是相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