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卷-模拟试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江西专用)(考试版).docx

提升卷-模拟试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江西专用)(考试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6分)

(本题6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请你根据情境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取之不jié的创新宝库。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风”不仅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插上一双抒情的翅膀,而且塑造了一个既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与价值观念,又表现人类对美与创造共同追求的当代中华文化形象。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从空中俯瞰有如盘龙在山;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烽火台元素的“雪长城”等,不仅为各国体育健儿展示自我、挑战极限提供一流的硬件支持,而且为整个冬奥会带来一抹充满人文【甲】(A.底韵??B.底蕴)的“中国风”。

小到一件礼服、一束捧花也有中华文化的气息。如颁奖礼服“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是对传统的化用;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唐代经典纹样“宝相花”,被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北京冬奥会的颁奖捧花不是鲜切花,而是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织就的绒线花,一丝一线承载着真情,也【乙】(A.传达??B.传递)着绿色环保理念。或有形或无形,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纷至tà来。

可以说,冬奥的每一次精彩呈现的原因是因为融入了东方文化。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我们讲述着悠远的历史文明和动人的中国故事。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取之不jié()????纷至tà()来

2.(2分)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只填字母)

甲______????乙_____

3.(2分)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二、选择题(共6分)

4.(本题2分)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两边的小岛上长满了茂盛的芒果树,树冠相接如山丘起伏。

B.为了更好地了解如皋的历史文化,我校有近90%左右的同学参加了“馆校衔接”活动。

C.虽然香椿树芽作为蔬菜在湛江少见,但是在北方却是高档蔬菜,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作用。

D.能否加快开发建设如皋港新区,对提升如皋城市形象,支撑发展崛起意义深远。

5.(本题2分)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也许会想,树立远大理想是成年之后的事情,作为未成年的学生,我们首先要考虑学习的问题,长大后再树立远大理想也不迟。______。青年,对未来充满热情,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最具有创造未来的能力。早一点树立远大理想,我们就能早一点唤醒自身的潜力。

A.其实成名要趁早。 B.其实树立远大理想要趁早。

C.所以树立远大理想要趁早。 D.所以成名要趁早。

6.(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新建原生态农庄内,每个景点都各具特色,其中临水民居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

B.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C.这座民居是典型的川南庄园建筑,整体结构开合有序,富丽堂皇,深院高墙内古木参天,风光秀丽,具有典雅气质。

D.在中国,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诗歌鉴赏(共7分)

(本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①

〔宋代〕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②,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③素慢,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④,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注释】:①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载,王安石在江宁筑第于白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②骑款段:骑驴缓行。③褰:提起,撩起,揭起。④管笛子。⑤嫌短:嫌做梦的时间短。

7.(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词人骑驴春游,起笔两句交代或暗示了春游的时间及山花盛开的景象。

B.下片写词人回归山寺就床而卧的情景及梦醒后的心理。

C.“新水漫”的“新”既有刚刚的意思。又表明经春雨洗礼的郊原格外清新。

D.“一弄松声悲急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松涛声的急促。

8.(4分)结合内容简要说说这首诗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