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08:默写-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必考题精准练(原卷版).docx

必考点08:默写-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必考题精准练(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考点08默写

题型一上下句默写

例题经典诗文默写。

(1)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3)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5)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6)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答案:(1)巴山夜雨涨秋池

(2)秋风吹散马蹄声

(3)遥怜故园菊

(4)客路青山外

(5)为人谋而不忠乎

(6)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题型二理解性默写

例题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中,诗人们往往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一句中,借大雁抒发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一句中,借芦笛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夜征人尽望乡

题型三情境性默写

例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对照别人的短处改正自身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不亦乐乎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对文言名句的积累情况和理解运用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解题技巧提炼】

考点解析

默写题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直接默写即给上句写下句,或是给下句写上句;理解性默写即给出语境,默写古诗文。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能够熟练背诵课本上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同时也要理解牢记关键句的解析,尤其是诗篇下面小字解析。

备考指要

1.答题基本要求: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错。

2.记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理解。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如果你对要背诵的文章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一定记得快。

3.对于较长的古文可以采取以下的记忆方法:

①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背诵思路。

②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