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docx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8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高等物理化学

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 21.298.15K,已知气相反应2CO(g)﹢O(g)→2CO(g)的rmΔG

2 2

-514.2kJ/mol,则发生1mol 反应进度的ΔrAm: (C)

A.rmΔA﹦-514.2kJ/mol B.rmΔA﹦0

C.rmΔA-514.2kJ/mol D.rmΔA﹤-514.2kJ/mol2.1mol 苯(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C)

温度、压力、定压热容

热力学能、温度、吉布斯函数

温度、总(系统和环境)熵、吉布斯函数

热力学能、焓、熵

3.在一定压力下,纯A 的沸点、饱和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bT?,Ap?,Aμ?,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形成溶液后分别变成bT ,Ap ,Aμ ,因此有:(D)

A.bTbT?

ApAp?

AμAμ?

B.bTbT?

ApAp?

AμAμ?

C.bTbT?

ApAp?

AμAμ?

D.bTbT?

ApAp?

AμAμ?

14.298K,浓度均为0.01mol·kg? 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γ± 最大者是:(A)

1

A.KCl B.CaCl

2

C.LaCl

3

D.ZnSO

45.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是:(B)

4

A.sgσ lsσ B.sgσ lsσ C.sgσ ﹦lsσ

D.gsσlgσ

6.298K 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l)和NaCl(2)溶液,两溶液中

Na+的迁移数1t 与2t 之间的关系为:(C)

A.1t ﹦2t B.1t2t C.1t2t D.无法比较

7.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A)

A.有导电性 B.易于分散在油中 C.无导电性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正吸附的是:(D)A.烧碱 B.蔗糖 C.食盐 D.肥皂

二、填空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下列四个过程:

物质的量为 n 的理想气体由始态( p ,V ,T)变化到末态

1 1

(p ,V

2 2

,T)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

B C物质的量分别为n,n 的纯液体B,C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

B C

绝热,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过程。在过程前后系统焓保持不变的有( abcd )

关系式S=kln?的主要意思是(联系统计热力学与宏观热力学的桥梁,表明了熵的统计意义 )

某反应在340 K 时的速率常数为0.292 min?1,活化能为103.3

kJ/mol,则353K时的半衰期为( 0.618 )min

4.已知298K时的标准电极电势E?(Fe3?/Fe)=-0.036V,则E?(Fe2+/Fe)=-0.439V,则E?(Fe3+/Fe2+)为( 0.770 )

5. 若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RT)=1+bp,b为常数,则其逸度表

m

达式为

6. 已知某分子两能级的能量为?=6.1?10?21,? =8.4?10?21,相应的简并

1 2

度(统计权重)为g=3,g =5,Boltzmamn常数k=1.38?10?23,试

1 2

计算 T= 300 K 时这两个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之比为

2 1( n/n=0.32

2 1

氩气钢瓶外表的油漆的颜色是天蓝,氢气钢瓶外表的油漆的颜色是深绿 。

对峙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所需的仪器是 电位差计 。

在U 形管水银压差计中的液面上常加有隔离液,如石蜡油、甘油等,其作用是: 防止汞的蒸发扩散 。

热电偶测温原理是利用两种金属的 温差电势来测定温度的。三、简答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某相同温度下两实际气体的Z(压缩因子)—P(压力)等温线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该温度下,当P0

1. 某相同温度下两实际气体的Z(压缩因子)

—P(压力)等温线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该

温度下,当P

0时,Z=1,当压力相当高的b

pV =RT的形式。问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m

25℃时,电池Zn(s)︱ZnO(s)︱OH-1(a﹦0.1)︱HgO(s)︱Hg(l)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