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的艰难起点的论文.pdfVIP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的艰难起点的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的艰难起点的

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的艰难起点

在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为了更好地向前看,需

要适当地向后看,了解我们从何处来,才能知道我们

将往何处去。为此,我们特别留意了改革开放初期创

办的三种新闻传播学期刊——《新闻学论集》

(1980-1999,2007年复刊)、《新闻学会通讯》(1980-1989)

和《新闻学刊》(1985-1989)中的诸多内容。从中,我

们可以回顾并发现许多当时或许不甚注意,或许习以

为常,而今天看来却应该注意或改正的东西。本文拟

对3刊中有关新闻传播学数学方法的使用做一些介绍

与评论。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数学较人事科学有一种大

优点,它所以有优点,正在于它的各个观念是可感的、

明白的、确定的,它们的最小差异也可以立刻被我们

所觉察,而且同一的名词总是表示同一的观念,并没

有歧义或变化。”然而,数学科学性的这些优点,在中

国新闻传播学的起步阶段,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思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维的延续,被有意压制和忽视,直到改革开放多年之

后,这种情况才稍有好转。本文讨论的目的,不在于

批评哪个人,只在于总结经验,真正理解学术研究的

本质,谨防用政治替代、冲击其他的错误重演。

如果回到1980年,那时我们如何认识量化研究的

呢?当年,我国一位传播学研究者这样写道:“不少美

国的新闻学理论的文章和著作,利用了统计、逻辑和

数学的方法……随之还相应地出现一些数理公式和逻

辑符号,使人看后实在费解……其实,不过是些唯心

主义糟粕。”这段话在发表的时候很平常;然而,今天

读来不免令人扼腕。现在去翻近30年前的“旧账”,绝

非追究谁的过错,这也不完全是个人的过错,观念是

历史和环境的产物。上面这段话,可以被看作是1980

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新闻传播学量化分析方法的普

遍态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各

种研究中都很少采用甚至有意回避数学方法。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第一届研究生中,有一位使

用较为简单的百分比量化分析报纸版面的构成,答辩

的时候差点没通过,因为多数委员认为这不是研究,

这位学生虽然毕业了,但没有拿到硕士学位(我国硕士

学位1981年起实行,第一届研究生1978年入学时没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有学位培养计划,故1981年毕业时,作为试行,从严

掌握,这批学生中三分之一不给学位)。

对量化分析的漠视和否定,主要在于那时我们尚

不知道什么是科学方法论,政治替代学术的倾向尚来

不及纠正。研究者们必须把新闻传播学看作是某种“有

立场”、“有感情”的学问,“我们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不是更好得多吗?”在那样的

背景下,任何提到“客观”、“纯粹”观点和说法,都会

被视为“客观上给资产阶级新闻学多少起了涂脂抹粉

的作用”。因为,如果“客观”了,“纯粹”了,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也就难以分辨出来了。而量化

分析,是不会讲究这些的。

这种完全摈弃统计、逻辑、数学方法的研究状态,

1982-1983年出现些微转机。当时,报纸开始普遍提

倡“为读者服务”。问题在于:办报人不了解读者,又

如何“为读者服务”呢?于是,基于“为读者服务”理念之

上的读者调查活动取得了合法的活动空间。1982年通

过计算机处理调查数据的研究方法,在当时十分罕见,

陈崇山、柯惠新等人领导一批年轻人一次开展了北京

市读者听众观众调查。当时担任北京《新闻学会通讯》

责任编辑的朱向霞谈到这次读者调查时说:“这在中国

是首创,影响很大,意义更大。不过,当时的调查显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然还是比较简

文档评论(0)

173****5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