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虚词研究浅谈.doc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虚词研究

虚词是对实词而言的。虚词跟实词比起来,数量要少得多。就汉语来说,常用实词大约一万个左右,而常用虚词只有二三百个。但虚词的重要性,就总体说不亚于实词,就个体说则大大超过实词。它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虚词在各种语言里都占极重要的地位,而在汉语中特别显得重要,这一点历来谈论汉语虚词的论著都谈到了。这是由于汉语就其语法来说是属于分析型的,它“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既没有俄、法、英诸语言里那种形态标志和屈折变化,也没有日、朝、蒙、土耳其诸语言里的各种黏附形式。这样汉语的虚词就要担负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

虚词在语言中的实际作用重要有四个方面:

帮助表达实词之间的某种语法或语义关系。例如:

(1)木头和桌子都搬走了。(联合关系)

木头的桌子都搬走了。(修饰关系)

(2)他满意得笑了。(动补关系)

他满意地笑了。(修饰关系)

(3)张三把李四说了一通。(受事)

张三被李四说了一通。(责备、数落,施事)

张三对李四说了一通。(陈述、诉说,与事)

帮助实词添加某种语法意义。例如:

(4)我看见他拿了/着/过两个苹果。(分别表达动作行为的实现或完毕、连续、经历)

第三,帮助改变词语的表述功能。例如:

(5)吃→吃的红→红的(陈述→指称)

第四、帮助表达某种语气。例如:

(6)他有儿子了。/他有儿子啦!/他有儿子吗?

虚词研究一直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虚词重要,需要加强研究,但不好研究,这是由于虚词所表达的是语法意义,很虚灵,很不容易把握,而在用法上,又有极强的个性,就是同属一类的词,即使意义接近,在用法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虚词研究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虚词用法的研究,一是虚词意义的研究。该怎么研究?重要的是要了解掌握虚词研究的方法。本章就围绕研究虚词的用法和研究虚词的意义这两个方面以实例着重介绍说明虚词研究的方法。

8.1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上面说了,虚词研究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虚词用法的研究,一是虚词意义的研究。相对说来,虚词的用法好研究一些,只要我们能有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观念,并能从各个方面去进行细致的考察分析,说明某个虚词具体该怎么用,在使用上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又有得当的研究分析方法,就能较快、较容易地了解、掌握一个虚词的用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汉语虚词的用法大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考察、研究(陆俭明1980;陆俭明、马真1985,1999):

(一)句类

“或者”和“还是”这两个连词都能在表达选择关系的复句中起连接作用,但是“或者”只用于陈述句,“还是”则用于疑问句。例如:

(1)a.她或者明天,或者后天去广州。

b.你或者小张明天上午值班。

c.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你走的时候带件雨衣或者带把雨伞。

(2)她明天还是后天去广州?

你还是小张明天上午值班?

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你是带雨衣还是带雨伞?

例(1).a和b都是陈述句,c是祈使句,句中的“或者”都不能换成“还是”;例(2)则都是疑问句,句中的“还是”绝不能换成“或者”。

再如语气词“吗”和“呢”,假如在句末出现,那么“吗”只能在疑问句末尾出现,绝不能在非疑问句末尾出现。例如:

(3)她明天回来吗?

你昨天值班了吗?

今天下午有雨吗?

例(3)末尾的问号“?”绝对不能换成句号“。”。可是语气词“呢”则既能用于疑问句末尾,也能用于陈述句末尾。例如:

(4)我们明天去什么地方玩儿呢?

(5)我去她家的时候,她们正在吃饭呢。

例(4)是疑问句,例(5)是陈述句。即使是用于疑问句末尾,两者也尚有所不同:“吗”只能用于是非问句的末尾,“呢”则正相反,只能用于非是非问句,即除了是非问句以外的其他疑问句,涉及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

再拿限度副词来说,不同的限度副词对句类的选择也不同样。

王力先生(1943)将限度副词分为两大类:绝对的限度副词和相对的限度副词。绝对的限度副词指无所比较而泛言限度的副词,如“极、十分、非常、很、怪、太”等;相对的限度副词指相比较而言限度的副词,如“更、还(h6i)、最、顶”等。相对限度副词可以用于比较的句式,绝对限度副词就不能用于比较的句式。例如我们可以说:

(6)比较起来,茵子更/最聪明。

(7)跟小王他们相比,小张更能干些。

可是不能说:

(8)*比较起来,茵子极/很/太聪明。

(9)*跟小王他们相比,小张极/很/十分能干些。

因素就在于例(6)一(9)都是表达比较的句式,例(6)、(7)里用的是相对限度副词,所以能说;例(8)、(9)里用的是绝对限度副词,所以不能说。相对限度副词中的“更、还”和“最”尚有区别——“更、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03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