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研究 专题三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课件)(1).pptx

2024四川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研究 专题三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课件)(1).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四川中考专题研究

专题三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1线索梳理

2拓展设问

周年热点:京师同文馆成立160周年、《申报》创办150周年、商务印书馆创办

125周年、清朝灭亡110周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10周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05周年

时政热点: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

《共同纲

领》颁布,制定《中

中华人民华人民共

共和国成立和国宪法

秦朝至清1898年1911年1912年1913年1915—1917—1949年1954年

中华民国成

立,《中华

民国临时约二次法》颁布革命

政治协商会

议制度确立;中国人站

起来了

封建君主制度变

专制不断革的尝

强化试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确立

政治民主化

君主专

制制度

终结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辛亥革命的成果

护国战争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护法运动

经济工业化

线索

A

2

线索3思想文化科学化

社会生活

传媒

代表

成就

(1)报刊、杂志:《申报》《时务报》《民报》《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

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等

(2)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新华书店、中华书局、开明书

店、生活书店等

特点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反映时代的主题,与人民的生活关系

日益密切

影响

在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新思想、开启民智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社会生活与教育近代化

社会生活

交通

概况

19世纪70年代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

工具传入中国

特点

交通工具种类增多,交通方式多样化

影响

新的交通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推动近代化进程等

社会生活

文学

艺术

概况

(1)文学:鲁迅《狂人日记》、茅盾《子夜》、巴金《家》等

(2)绘画:徐悲鸿《愚公移山》、齐白石《虾》等

(3)歌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洗星海《黄河大合唱》等

(4)影视艺术: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1905年,

中国拍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31年拍摄第一部有声

电影《歌女红牡丹》;其他优秀的影片有《十字街头》《马路

天使》《渔光曲》等

影响

文学艺术创作体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对中国人民进行革

命斗争等起到了鼓舞作用

社会生活

社会

生活与社会理念

概况

(1)社会习俗:剪辫、劝禁缠足、革除旧礼仪、改称呼等

(2)饮食、服饰、娱乐方式等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

趋向

特点

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影响

(1)社会习俗的变化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

(2)饮食等方式的变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近代教育

概况

(1)洋务运动时期,先后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

新式学校;洋务派还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

南洋公学

(3)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4)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影响

(1)有利于引进西学,传播先进的科学理念和知识等,促使封建主

义教育逐渐瓦解

(2)为中国近代化培养了所需的人才,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1.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1)中国的近代化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2)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3)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均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4)民族独立、政权稳固、社会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2.近代中国未能实现近代化的原因有哪些?

(1)经济上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且发展缓慢。

(2)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社会动荡不安。

(3)思想文化上封建保守思想占主导地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主流价值

观未形成。

(4)外部环境上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干涉严重阻碍了中国

的近代化。

3.结合我国近现代化的探索,谈谈我国应如何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1)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从国情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

(2)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借鉴他国发展之路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探索出本国

的发展之路。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维护国家统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

稳定环境。

4.请结合相关史实简要评价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