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书法教程第二版(大学生书法课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新编书法教程第二版(大学生书法课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9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三、书法与多学科相联系,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书法与文学紧密相连,可以提高书写者的文学修养。

书法与历史学、考古学也有密切的联系。

书法与绘画艺术密切相关,即所谓“书画同源”。;四、书法有利于审美情趣的培养

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审美情趣。;;;;;;;;;;01;;;;;;;;;;;;2.汉隶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形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的发展已登峰造极。;;;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种。;;;2.今草

由章草发展而来,少了章草的波挑,改横向取势为纵向贯气,体势更为活泼。纯粹的今草出现于东晋,王羲之最终完善了今草。;;;;;;;;;;;;3.唐楷

唐楷法度森严,用笔规范,体态平稳,体现了情感、创意与法度、理性的完美结合,堪称“尚法”的典范,给后人的发挥余地极其有限。;;;4.唐代以后楷书的发展

唐代以后的楷书大都属于传承。“唐书重法,宋书重意”,崇尚帖学,善楷书。宋代书家大多继承唐人遗韵,又勇开新面。宋代楷书讲究风神意态和整体效果,不计较一点一画的得失;在规矩法度中求变化,追求清新自然的意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01;;;;;;;;;;;;;;2.垂露竖

笔法同悬针竖,至尽处稍顿后,提笔向右上回锋收笔。中段较细些。;;;;;;;;;;;;;;;;;;;;;;;;;;;;;;;;;;;;;;;;;;5.横折折钩

上段为横折的写法,形较短;下段为横折钩的写法,形较长。;;;;;;2.竖提

逆锋起笔,而后转笔下行;至钩处另逆锋起笔;转笔向右上,用力挑出,边挑边提,出锋收笔。;;;;;;;;;;;;;;;1.单人旁

撇画宜短而斜,竖画起笔对准撇画的中心;竖画的长短要根据右边单体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竖用垂露竖。;;;;;;4.口字旁

左竖放,右竖收;整体形短小,位置靠上。;;;;;;;;;;;;;;;;;;;;;;;;;;;;;;;;;;21.绞丝旁

两撇折上短下长,第一个撇折角度比第二个撇折角度大;点画写成撇点;下三点排列由左下向右上取势,间距相同,形态各异。;;;;;;1.口字旁

两竖略向内斜,左轻右重,上开下合。;;;;;;;;;;;;;;;;9.隹字旁

撇短竖长;右侧上点用撇点或短横折;四横有长短、粗细变化。;;;;;;;;;;;;;;;;;;;;;;;;;;;;;;;;;;;;;;;;;;;;;;;;;;;;;;;;;;;;;;;;;;;;;;;;;;;;;;;;;;;;;;;;;;;;;;;;;;;;;;;;;;①横向笔画基本保持平行、等距离,字的结构下册的部分则可以略微长一些。

②纵向笔画要保持平行、对称、放射及适当均匀的空间,注意整齐与变化灵活。

③斜向笔画顺势利导,或平或斜或竖,或直或曲,不拘一格。

④半包围结构还要注意重心与其他笔画的协调。;;;;;;;;;;;;;;;;;;;;;01;;;;;;;;;;;;;5.捺

逆锋起笔;轻提转锋向右下铺豪,边行边按,逐渐加重;稍驻笔后,渐渐向右提收。;;第二节●二、竖画;;7.钩

起行笔同竖;至收处稍向左带笔作顿;快速向左上出锋。;;8.提

逆锋起笔,向左下作顿;转锋向右上提出。;;;;;2.长点

逆锋起笔;向右下边行边按;稍驻后转锋向左上回锋收笔。;;3.左点

逆锋起笔;向左下方稍顿;然后向下边行边按,至末端回锋收笔。;;4.挑点

逆锋起笔,随即折锋向右下顿笔,后提笔向右上回锋,稍驻蓄势,提笔向右上提出。挑点不论长短,都要力求风神飒爽与含蓄凝练的统一。;;第二节●四、捺画;;6.相向点

两点左右相对,中间有竖画隔开(如:“乘”字)。

若用在字上,右点用撇代替。;;;;1.长细横

逆锋起笔;稍向下作顿,随即转锋向右行笔,至收笔时稍向右上提笔;而后向右下顿笔回锋收笔。起笔较方,整体劲挺有力。;;2.长斜横点

逆锋起笔;稍向下作顿后,随即转锋向右上斜行,行笔至收笔时稍向右上提笔;而后向右下顿笔回锋收笔。整体较斜。;;;;;;5.左尖横

露锋起笔,自左向右,由细到粗;收笔时略向上提笔,折向右下重按回锋。;;;;1.短竖

逆锋起笔,折笔向右稍顿,随即转锋向下,中锋铺豪;收笔稍驻,回锋向上提收。整体上粗下细,形较短。;;;;;;4.右弧竖

写法同左弧竖,只是中段向右带弧度。;;1.平撇

逆锋起笔;折笔后向右下顿笔;转笔蓄势微向左下中锋行笔,由粗到细,由慢到快,力至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