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知道这里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站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国民党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马场初中张媛姑闻一多先生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闻一多?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曾说: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臧克家简介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我们学过了他的诗作《有的人》。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警报迭起潜心贯注迥乎不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炯炯目光沥尽心血wùjiǒngjiǒngxiá二.读一读mídǒuqiánqièlìkuīdiékǎi1、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2、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超群,出众。3、潜心贯注:(精神、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4、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5、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6、迭起:迭,屡次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用原文回答)?2、由此来看,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

两部分之间,有两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就做。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索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学者革命家写《唐诗杂论》写《楚辞校补》起稿传单大会演说说了就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1-7)(8-18)(19-20)参加游行写《古典新义》

1、文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件事?你从中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什么样的精神?请结合文中具体的句子加以点评。

2、用小问号标示出自己的疑问之处,试在小组内交流解决。有人说闻一多这种“做了也不一定说”的做法已经过时,作为当今青年应该学会

文档评论(0)

152****8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