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寄托的情感诗句.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雪寄托的情感诗句

借雪表达情感的诗句有:

1、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唐代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译文: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

主题:这首诗抒写雪中思友之情景,由冬日清晨下雪时作者的所见所感,转入想象胡居士雪天高卧,表达出对友人无比的敬仰和深切的关怀之情。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代韩愈《春雪》

译文: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主题:这首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表现了诗人期盼春天的到来。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代李白《北风行》

译文:燕山的雪花大大的,宛如一张张竹席,它们零零碎碎地撒落开来,飘荡在轩辕台上。

主题: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

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译文: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主题:这首诗的题意是望终南余雪。诗的内容不算很难懂,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和思考。写诗人从北面看终南山,冬天雪后的山峰显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许多。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幅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5、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元代白朴《天净沙·冬》

译文:黄昏时分,城门上哀婉的号角声久久不歇,夜幕降临,新月升起照亮半个庭院,山上白雪覆盖,山前水流缓缓。

主题:这首小令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通过冷月、黄昏、雪山、水滨、淡烟、衰草、茅舍、孤村等清寒凄迷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悲凉和无望的孤寂心境。

6、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唐代杜甫《阁夜》

译文: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

主题: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因作此诗。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7、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清代郑燮《山中雪后》

译文: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淡薄,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主题:这首诗写山中大雪后初晴的清晨所见,诗人借此诗作托物言志,用自然环境的寒冷,衬托诗人内心的清冷孤独。意境自然浑成,风格洒然清脱。

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代高骈《对雪》

译文: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主题:这首诗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9、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唐代祖咏《望蓟门》

译文: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主题: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10、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唐代孟郊《洛桥晚望》

译文: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皎洁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主题:这首诗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文档评论(0)

satan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