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docx

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

试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

一.组织形态:

1.珠光体: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特征:

珠光体的典型组织特征是由一层铁素体和一层渗碳体交替平行堆叠而形成的双相组织。

根据片层间距的不同,可将珠光体分为三种:

珠光体:S0=450-150nm,形成温度为A1-650℃,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

索氏体:S0=150-80nm,形成温度为650-600℃,高倍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

屈氏体:S0=80-30nm,形成温度为600-550℃,电子显微镜可以分辨。

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组织为粒状珠光体。这种组织一般是通过球化退火或淬火后高温回火得到的。

在珠光体转变过程中,所形成的珠光体中的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具有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2.马氏体: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eq\o\ac(○,1).板条马氏体是低、中碳钢中形成的一种典型

结构时位错。

eq\o\ac(○,5).柱状贝氏体

柱状贝氏体一般产生于高碳钢中,形成温度为下贝氏体形成温度。柱状贝氏体中铁素体呈放射状,碳化物分布在铁素体内部。

eq\o\ac(○,6).反常贝氏体

反常贝氏体也称反向贝氏体或倒易贝氏体,产生在共析钢中,形成温度略高于350℃。

二.转变特点:

珠光体:

eq\o\ac(○,1).片状珠光体形成过程

当共析钢由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时,是由均匀的奥氏体转变为碳含量很高的渗碳体和含碳量很低的铁素体的机械混合物。因此,珠光体的形成过程,包含着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一个是通过碳的扩散生成高碳的渗碳体和低碳的铁素体;另一个是晶体的点阵重构。由面心立方体的奥氏体转变为体心立方题点阵的铁素体和复杂单斜点阵的渗碳体。

eq\o\ac(○,2).粒状珠光体的形成过程

粒状珠光体是通过渗碳体球化获得的。在略高于的温度下保温将使溶解的渗碳体球化,这是因为第二项颗粒的溶解度与其曲率半径有关,与渗碳体尖角处相接触的奥氏体中的碳含量较高,而与渗碳体平面处相接触的奥氏体的含碳量较低,因此奥氏体中的C原子将从渗碳体的尖角处向平面处扩散。扩散的结果,破坏了相平衡。为了恢复平衡,尖角处将溶解而使曲率半径增大,平面处将长大而使曲率半径减小,一直逐渐成为颗粒状。从而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组织。然后自加热温度缓冷至以下时,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转变时,领先相渗碳体不仅可以在奥氏体晶界上成核,而且也可以从已存在的颗粒状渗碳体上长出,最后得到渗碳体呈颗粒状分布的粒状珠光体。这种处理称为“球化退火”。

马氏体: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点:

eq\o\ac(○,1).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现象:

奥氏体向马氏体晶体结构的转变是靠切变进行的,由于切变使相界面始终保持共格关系,因此称为切变共格。

由于切变导致在抛光试样表面在马氏体相变之后产生凸起,即表面浮凸现象。

eq\o\ac(○,2).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原子不发生扩散,但发生集体运动,原子间相对运动距离不超过一个原子间距,原子相邻关系不变。

转变过程不发生成分变化,但却发生了晶体结构的变化。

转变温度很低,但转变速度极快。

eq\o\ac(○,3).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位向关系:

K-S关系:{111}γ//{011}α’,101γ//111α’,可有24种取向

西山关系:{111}γ//{011}α’,211γ//110α’,可有12种取向

惯习面:

随碳含量提高和转变温度降低:(111)γ,(225)γ,(259)γ

eq\o\ac(○,4).马氏体转变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的:

马氏体转变是奥氏体冷却的某一温度时才开始的,这一温度称为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简称Ms点。

马氏体转变开始后,必须在不断降低温度的条件下才能使转变继续进行,如冷却中断,则转变立即停止。

当冷却到某一温度时,马氏体转变基本完成,转变不再进行,这一温度称为马氏体转变结束温度,简称Mf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氏体转变需要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冷却才能完成。如果Mf点低于室温,则冷却到室温时,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未转变奥氏体,称之为残余奥氏体。

eq\o\ac(○,5).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在某些合金中,奥氏体冷却转变为马氏体后,重新加热时,已经形成的马氏体又可以通过逆向马氏体转变机构转变为奥氏体。这就是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将马氏体直接向奥氏体转变的称为逆转变。逆转变开始温度为As点,终了温度为Af点。

Fe-C合金很难发生马氏体逆转变,因为马氏体加热尚未达到As点时,马氏体就发生了分解,析出碳化物,因此得不到马氏体逆转变。

贝氏体:

贝氏体转变的基本

文档评论(0)

151****2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