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获奖.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作:钱库一中jmf2007/10吴敬梓范进中举

清吴敬梓教学目标:1、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2、领会运用对比和夸张刻画人物的写法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态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林山人,安微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微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作者介绍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有《文木山房集》。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儒林外史》科举制度: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肄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测试的主要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里选取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八股文规定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这种文章在当时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所以当时的人们一心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掌握下列词语:带挈(qiè)作揖(yī)醉醺醺(xūn)腆(tiǎn)着肚子簇(cù)拥踹(chuài)绾(wǎn)了头发桑梓(zǐ)侥(jǐǎo)幸轩(xuān)敞揣(chuǎi)熟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范进向胡屠户借钱赴考,被他痛骂一顿。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范进醒后人们对他的巴结。《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中举前:中举后: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虽来贺喜却数落他。介绍与本课有关的小说内容“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范进中举前后从文中找出范进中举前后的有关描写,分析概括范进人物性格?范进: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读书人。胡屠户:截然不同的两副嘴脸,充分表现出他的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次要人物。作者具体描写了“张老爷拜会新贵范老爷”的场面,他结交新贵,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请从胡屠户、乡邻、张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这个角度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乡邻:趋炎附势,谴责了封建社会的丑恶的道德风尚。我看众生相:主题: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和罪恶,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你认为哪个人物写得最精彩,作者写他时运用了哪些塑造人物的手法?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鲁迅把这部书称之为我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说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主要的写作特色是:1、细节描写,小中见大、2、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讽刺强烈。《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生动典型,塑造了像严贡生、匡超人、周进等形象如周进,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