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现浇箱梁高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示范文本)
编制:(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
校核:(项目总工程师)
审核:(项目经理)
审批:(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目录
TOC\o1-2\h\u318501工程概况 1
81651.1工程概况和特点 1
300471.2施工平面布置 3
24661.3施工要求 4
208531.4风险辨识与分级 5
256221.5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单位 6
179442编制依据 7
25093施工计划 9
69593.1施工进度计划 9
175303.2材料与设备计划 9
154373.3劳动力计划 11
53894施工工艺技术 12
48654.1技术参数 12
99144.2工艺流程 20
41614.3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20
156875施工保证措施 32
128875.1组织保障措施 32
296785.2技术措施 34
211025.3监控监测措施 47
23843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51
302206.1施工管理人员 51
316566.2特种作业人员 53
94646.3其他作业人员 53
12357验收要求 54
27527.1验收标准 54
74717.2验收人员及程序 54
315337.3验收内容 54
234328应急处置措施 56
237818.1组织机构及职责 56
320508.2主要危险源监测监控制度 58
194748.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9
146638.4主要应急资源 62
267738.5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 62
103909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64
99281、计算书 64
147872、相关施工图纸 64
PAGE
PAGE17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和特点
内容说明:工程概况和特点:工程所在位置、桥梁跨度及结构形式、桥梁截面尺寸,图表形式说明。
案例:
工程基本情况
表1-1左岸大道工程X标段情况
工程范围
工程规模
左岸大道工程X标段,主路高架北起于现状沌口路老关村地铁站南侧,过芳林路口后,上跨现状沌口铁路专用线,之后平行长江堤防堤脚布线,终点与左岸大道(万家湖南路~小军山)段接顺。主路全长约4.802km,高架长度约4.339km,标准段桥梁宽度为26m,双向6车道。其中桥梁工程现浇梁支架采用承插式盘扣脚手架满堂施工。
桥梁跨度及结构形式
主线高架桥-般路段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等高度预应力砼斜腹板连续箱梁结构。主线桥标准段箱梁跨度为4×30m,匝道桥跨度为5×30m。
桥梁截面尺寸
主线桥标准段箱梁采用单箱四室截面,顶部宽度26m,梁高2.0m,跨路口处梁高2.5m;变截面箱梁采用单箱六室、单箱八室截面,顶部宽度26~44m,梁高2.0m。匝道桥箱采用单箱单室截面,顶部宽度8.5m,梁高1.8m。箱梁顶底板厚度均为25cm,横梁处增加至50cm;主线桥顶部设置双向2%横坡,匝道桥为单向2%横坡。
图1-1左岸大道X标段桥梁标准断断面布置图
施工周边的环境
内容说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工程周边道路、建构筑物情况。
案例:
1.1.2.1地形地貌
左岸大道工程X标段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左岸,勘察场地现状沿线大部分为厂区、居住小区及荒地,地势起伏不大。地貌单元属于剥蚀堆积平原区,标高21.93~24.26m。施工时注意与临近构筑物的影响。
1.1.2.2水文地质条件
内容说明:高支模基础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主要不良地质。
案例:
(1)地质条件
左岸大道工程X标段范围表层为填土,上部为软塑状淤泥质土,中下部为可~硬塑状中压缩性的老黏性土层及碎石土层,下伏基岩为白垩-下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各亚层层面埋深及层厚变化较大,岩面起伏坡度大于10%,该部分为不均匀地基。
高支模基础基础大部分位于(1-1)层杂填土、(1-3)层素填土和(2-1)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局部为较好的(3-1)层黏土,层厚变化较大,属不均匀地基。
(2)主要不良地质
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中,水位不连续,无统一的自由水面,主要接受地表水与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和逐步下渗的方式排泄,水量较小,且水位分布不连续,易于疏干。勘察期间,在钻探孔中观测到沿线场地上层滞水埋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