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pptxVIP

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汇报人:2024-01-24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

目录CONTENCT引言区域地质背景红花套组油源分析油气运移条件分析油气运移路径模拟与预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结论与建议

01引言

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对红花套组油源及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逐渐成为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开展红花套组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对于指导松滋油田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

目前,关于红花套组油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烃源岩评价、油源对比等方面,但对其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在油气运移方面,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对于运移路径、运移效率以及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仍显薄弱。存在的问题包括:烃源岩评价标准不统一、油源对比方法单一、油气运移路径不明确等。研究现状及问题

研究目的:揭示红花套组油源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阐明油气运移路径和效率,为松滋油田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任务建立红花套组烃源岩评价标准,明确优质烃源岩分布范围;通过多种方法开展油源对比研究,确定红花套组原油来源;分析油气运移路径和效率,探讨控制油气运移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勘探资料,提出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气勘探和开发建议。研究目的和任务

02区域地质背景

010203红花套组位于松滋油田的南部,是一个典型的背斜构造,轴向近东西向。该构造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断裂发育,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系统。背斜核部出露地层较老,翼部地层较新,构成良好的储油构造。构造特征

红花套组地层自下而上包括下伏地层、红花套组下段、红花套组上段和上覆地层。下伏地层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是良好的生油层系。红花套组下段为一套河流相砂岩沉积,是主要的储油层系。红花套组上段为一套湖相泥岩沉积,既是生油层系,又是良好的盖层。地层发育

沉积环境红花套组沉积时期,本区处于一个大型内陆湖泊环境,气候温暖湿润。湖泊周围发育有广阔的河流三角洲和滨湖滩坝,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场所。随着湖泊水位的升降变化,沉积环境也经历了从滨湖到浅湖、深湖的变化过程,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

03红花套组油源分析

80%80%100%油源岩发育特征红花套组油源岩主要形成于浅海相沉积环境,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油源岩以暗色泥岩、页岩为主,夹有薄层灰岩、白云岩等。油源岩在平面上分布稳定,厚度较大,为油气生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沉积环境岩性特征厚度分布

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油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和混合型为主,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油源岩成熟度适中,处于成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排出。红花套组油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油气生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油源对比油源类型油源对比与油源类型通过与相邻地区及不同层位的油源岩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红花套组油源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联系。根据油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对比分析结果,将红花套组油源划分为腐泥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其中,腐泥型油源以生成液态烃为主,而混合型油源则既可生成液态烃又可生成气态烃。

04油气运移条件分析

断裂输导体系由断层、裂缝等构成,具有良好的垂向输导性,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不整合输导体系由不整合面及其上下岩性组合构成,具有侧向输导性,是油气侧向运移的重要路径。砂体输导体系由渗透性砂体构成,具有良好的侧向和垂向输导性,是油气在储层内运移的主要通道。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

浮力油气密度小于水,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移。构造应力构造运动产生的应力,可驱动油气在断裂、裂缝等输导体系中运移。水动力地下水流动产生的驱动力,可驱动油气在储层内运移。动力条件分析

毛细管力储层孔隙中的毛细管力对油气运移产生阻力,影响油气的运移速度和方向。粘滞力油气在储层中运移时受到的粘滞阻力,与储层渗透率和油气粘度有关。地层水压力地层水对油气的压力作用,可阻碍油气的垂向运移。阻力条件分析

05油气运移路径模拟与预测

基于地球化学资料的油气运移路径模拟通过分析原油、烃源岩和储层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等地球化学信息,揭示油气运移的方向和路径。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油气运移路径模拟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模拟油气在地下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揭示油气运移的规律和路径。基于地震资料的油气运移路径模拟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结合地质、测井等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油气运移路径。油气运移路径模拟方法

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气主要来源于下伏烃源岩,通过断层、裂缝等输导体系向上运移至红花套组储层中。模拟结果显示,油气在红花套组储层中主要沿断层和裂缝进行侧向和垂向运移,形成多个油气聚集带。不同构造部位油气运移路径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由深向浅的运移趋势。油气运移路径模拟结果

油气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