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Arabic1页共NUMPAGES\*Arabic1页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第PAGE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舌尖上的家乡作文通用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通用1
眼看春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了。江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就是年糕了。那你们知道年糕是怎么做的吗?来,和我一起到年会上瞧瞧吧!
九点,我们来到了年会。年会上人山人海。看,这里很多人围成了一个圈子在观看什么,我们好奇地挤了进去,原来是年糕师傅在准备做年糕啊!年糕师傅们分工合作,劈柴、生火、烧水、筛粉,井然有序。
准备工作就绪,开始上锅蒸粉,年糕师傅们把木质蒸笼放在热水锅上,还在蒸笼边上围一圈布,防止水蒸气跑出。一位老师傅,一手舀起筛过的面粉,均匀的向蒸笼里倒,另一只手把面粉铺平。这样不停地倒面粉,铺面粉,直到把蒸笼装得满满的,盖上盖子,等候。
过了一会,粉蒸好了,掀开盖子,一股热气携带着糯米的清香向外冲出,白茫茫的一片,犹如置身于香气缭绕的仙境之中。老师傅往打年糕用的石臼中洒水,洒水是因为怕年糕粘在石臼上,另一个老师傅吆喝一声,快速搬出热气腾腾的熟粉,小跑到石臼边,双手熟练地一番,“啪”的一声,粉团不偏不依,正好落入石臼底。老师傅继续围着石臼,往年糕上洒水。觉得水洒得差不多了,老练的两位师傅,高高抡起木锤,用力捶打着年糕,熟粉在石臼中响起“啪啪”的捶打声,变得越来越有韧性。老师傅们有节奏地抡着木锤,一个刚刚落下,另一个就高高扬起。
熟粉在千锤百打之下终于成了年糕。师傅们把年糕抬到桌上,用手往年糕上抹水,然后在年糕的两头拉扯。这年糕可真有韧性,怎么拉都不会断掉。四个师傅用力拉着,年糕越来越长,最后成了长条板凳的凳面。
年糕拉扯完了,就得切糕了。这可不是用刀来切哦!而是用一根棉线,棉线的两头各捆着一根小小的竹子。老师傅拿着两头的.小竹子,用棉线在年糕上绕一圈,拉紧,年糕被一点一点地切开。年糕散发出的糯米清香更浓了,我忍不住,伸手拿一块,咬下一口慢慢咀嚼。新打的年糕十分有韧性,像泡泡糖一样,嚼不烂,在舌头与牙齿之间滑来滑去,糯米的清香,也就在唇齿之间弥漫着。
年会看完了,我们也知道了年糕是如何制作的,也尝到了年糕的可口美味,更感受到了浓浓的江南年已经来临……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通用2
小时候,我最喜欢老家门口那条街了,那里似乎时时刻刻都有人在卖东西,吵吵嚷嚷的。虽然没有大城市那样嘈杂喧闹,但是因为有很多好吃的,所以在我的舌尖上留下了难忘的印记,这么多美食中,最难忘的当然要数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了!
记得还是上小学时,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突然看见一个小摊,周围被人围得密不透风。如果不是那一缕冰糖的甜香,我还以为是变戏法的呢。“是什么食物这么什么有吸引力,让人在傍晚停下回家的脚步,只为了品尝它的美味呢?”我好奇地挤进人群。
摊主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的右手边放着一篮鲜红的山楂,左手拿着一把剔核刀,正前方摆着一口小锅,锅内盛着金黄的糖汁。那糖汁金光闪闪的,浓稠似蜜,在橘黄色的余晖之下更显得晶莹剔透,令人馋涎欲滴。周围大部分人手中都攥着花花绿绿的钞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小锅,好像恨不得立马就能吃到。
“老板,来两份。”我的声音硬是把人群炸开一条缝。
“好嘞!”老板应声喊道。说罢,他撸了撸袖子,左手拿出一个山楂,右手拿剔核刀在它的上下两面割了两个小圈,刚好比竹签的直径小一点点,接着一抖手,把两块“盖子”抖落在地上,然后用刀轻轻一挑,一个完整的核就掉了出来。重复了几次以后,拿竹签一串,一个半成品就做好了。竹签刚好从孔中间稳稳地穿过,像配套的螺丝和螺母一样紧紧地套在一起。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裹糖浆了。
只见老板左手抄起那串山楂,轻轻地在锅里沾了一些糖汁,不断转动竹签,金黄色的糖浆就在鲜红的山楂上裹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