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_T15-237-2021 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docxVIP

DBJ_T15-237-2021 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广东省标准联合国安全公约框架下的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广东省的标准针对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进行了详细的编写和规范,旨在指导实际生产一总则本指南明确了各部分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同时规定了材料的名称和规格二术语和符号本指南提供了混凝土和钢筋的各种定义构造和用途等重要信息三材料本指南涵盖了不同种类的混凝土和钢筋,包括各种型号的预应力带肋混凝土板四设计本指南详细规定了混凝土和钢筋的设计原则,包括尺寸控制焊

广东省标准

DBJ/T15-237-2021备案号J16143-2022

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compositeslabwithpre-stressedribbedpanel

2022-01-02发布2022-06-01实施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广东省标准

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compositeslabwithpre-stressedribbedpanel

DBJ/T15-237-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143-2022

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22年6月1日

2022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的公告

粤建公告〔2022〕1号

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现批准《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15-237-2021。本标准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并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公开。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1月2日

3

前言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20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20〕397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相关参考文件和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规程。

本规程不涉及专利。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设计;5构造;6生产和施工;7工程验收。

本规程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大道2007号创新广场B座1901,邮编:51811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建科技(深汕特别合作区)有限公司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勘设建筑技术服务中心

建华建材销售(广东)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孙占琦

樊则森

王松帆

罗赤宇

王洪欣

邱勇

钟志强

张良平

孙立德

张剑

刘界鹏

郭文波

4

张川祝传新周文龙黄朝俊李晓丽王庆华毛永平石磊曾德光张龙生汤华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曹大燕王帆刘付均徐其功

王森隋庆海姚永革

5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和符号 2

2.1术语 2

2.2符号 2

3材料 5

3.1混凝土 5

3.2钢筋 5

4设计 6

4.1一般规定 6

4.2荷载与内力分析 7

4.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0

4.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0

5构造 14

5.1一般规定 14

5.2钢筋配置 16

5.3拼缝构造 17

5.4端部构造 18

6生产和施工 22

6.1生产场地要求 22

6.2预应力带肋底板制作 22

6.3预应力带肋底板起吊、运输及堆放 23

6.4施工前准备 24

6.5预应力带肋底板铺设 24

6.6后浇层混凝土施工 25

7工程验收 26

6

7.1一般规定 26

7.2预应力带肋底板质量检验要求 26

7.3预应力带肋底板安装 29

7.4钢筋与后浇层混凝土 30

7.5预应力叠合板 31

附录A预应力带肋底板参数及选用表 32

本规程用词说明 46

引用标准名录 47

附:条文说明 49

7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 1

2TermsandSymbols 2

2.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