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水稻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植物生产原理 任课教师

第三章 水稻部分 计划学时 8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水稻生产的意义及水稻的起源、分布与类型的必要性;

2、掌握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了解和掌握水稻的栽培技术。

重点:

学习水稻的类型、水稻的生育特性、水稻育秧及稻田管理技术

难点:

水稻的生育特性

思考题:

河南省水稻生育特点?

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

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二)水稻生产重要的原因

1、水稻高产、稳产。

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可以通过灌溉、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节土壤温热状况、养分释放速度、田间小气候等,水层抑制病虫和杂草的发生。

2、稻米的品质好,是人们喜爱的粮食之一。

稻米的淀粉粒最小(3-10μm)、小麦30-45μm、玉米35μm,蛋白质虽少

(7.3%),但是易被人吸收的Pr成份较多。

3、水稻副产品综合利用广。

米糠含有14%左右的Pr、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磷化合物等,是家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谷壳可用来制装饰板。稻草除可作家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

▲水稻的分布与生产概况

(一)世界分布

水稻在世界上的分布非常广泛,世界各大洲都有水稻生产,其中90%的水稻集中在亚洲,美洲次之。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印尼,但是中国稻谷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一。

(二)中国水稻生产概况和分布

1、生产概况

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水稻总产量世界第一,我国部分省(市)水稻面积及产量(1993)

省(市)

全国

湖南

四川

江西

广东

湖北

江苏

安徽

浙江

总产(万吨)

3615

464

267

353

220

304

358

261

141

面积(万亩)

43942

5665

3120

4840

3166

3141

3351

3248

1545

单产(Kg/亩)

415

409

428

365

349

485

535

402

457

面积最大的省(市)依次是湖南、四川、江西;均在4000万亩以上。单产最高的是辽宁,平均亩产518kg。

我国还是水稻科技强国。

世界矮秆稻育种的“绿色革命”源于我国;

我国的杂交水稻更是举世闻名;

我国水稻的栽培技术也是突出的。

2、分布与区划

Ⅰ.华南双季稻作带(区):本区位于南岭以南。双季稻为主,品种有早、中、晚籼稻。

Ⅱ.华中单双季稻作区:本区位于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双季稻为主,品种早、中籼。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作区:本区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稻麦(蚕豆)两熟,双季稻或单季稻、低地多籼稻,高地多粳稻。Ⅰ、Ⅱ、Ⅲ又叫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的93.6%;除云贵高原有少量粳稻外,主要品种为籼稻。

Ⅳ.华北单季稻作区: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单季春稻及稻麦两熟,中梗为主。

Ⅴ.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区:本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单季春稻,早粳为主。

Ⅵ.西北单季稻作区: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单季春稻,早粳为主。

Ⅳ、Ⅴ、Ⅵ又叫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的6.4%;主要品种为粳稻。

▲栽培稻的起源和类型

(一)栽培稻的起源

普通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我国常见的栽培稻都属于普通栽培稻。栽培稻是野生稻进化而来的,我国有三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其中普通野生稻是普通栽培稻的祖先。普通栽培稻的起源地为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萨姆、泥泊尔、缅甸北部,老挝和中国西南部(我国云贵一带有许多野生稻种)。

(二)普通栽培稻的类型

1、栽培稻分为籼稻与粳稻两个亚种

籼稻与粳稻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形成的两个亚种,籼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平原,粳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及以南的高寒山区。

2、每一亚种根据生育期长短又分为早、中稻和晚稻两大类

凡全生育期(播种一成熟)125天以内的叫早稻,125—150天为中稻,150天以上为晚稻。

3、每类又分水稻和陆稻2个土壤生态型

陆稻是人们从水稻中选择驯化出的具有耐旱性的一种土壤生态型。

4、每个土壤生态型又分为粘稻和糯稻二个变种

籼亚种与粳亚种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形态特征上均有区别;早、中、晚稻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上有区别;粘米中含10%-30%的直链淀粉和70%-90%的支链淀粉,糯米中几乎全为支链淀粉。

籼亚种与粳亚种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形态特征上均有区别;

早、中、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