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鉴定大全.docx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古玩鉴定大全

篇一:古玩鉴定谬论集锦

古玩鉴定谬论集锦

在收藏界,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鉴定的令人发笑的谬论。一些人(也包括部分体制内的专家)往往以一些根本站不住脚的谬论作为鉴定的依据,加以声嘶力竭,当作无法反驳的金科玉律。但如果我们稍作冷静思索,就会发现这些理论的荒谬和幼稚。下面我将有些“专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谬论结辑几条,与大家一起来探讨,究竟荒诞在哪里。

谬论之一。“这东西如果是真的,你知道它值多少钱。至少过亿啊。”说完此话,往往用轻蔑的眼神注视着对方,露出不屑一顾的微笑。

此理论荒谬在以貌来断东西的真伪。我们知道亚洲第一大钻石——常林巨钻是在1977年,一位叫魏振芳的农民在地里劳动时偶然发现的,如果依据上面理论来断真伪,立马被予以否认:“这么大的钻石你知道值多少钱。怎么可能会在你一个农民手里。所以必假无疑。”

价值高只能说明东西贵重,它完全有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手里。给古玩断真伪,绝不能看它在哪个人手里,而是看它的质,东西特有的质决定它是真的还是仿的。真东西完全可能在一位贫困者手里,假东西也有可能被富翁收到,绝不能以拥有者的贫富作为鉴定的依据,如此断真伪显然站不住脚的,完全是在以貌看物,以分析辨真伪。只说明奉行此理论的人不具备敏锐的眼力,用想当然的分析在鉴别东西,必定谬误百出。

谬论之二。数量说。“全世界汝窑不足百件,元青花不足四百件”等等。由此,见到有人拿来汝窑或元青花,立马加以否定,依据呢十分简单,全世界只有67.5件,怎么可能到你手里。我不禁要问坚持这类数量说的“专家”们,这67.5件是一次发现的,还是一件件逐步发现的。如果是一次发现的,那么既然能一次性发现67.5件,怎么没有可能再一次性出现650件。如果是一件一件在不同地方不同场合逐步发现的,那如果按你们这样以分析看东西的理论,在发现第1件汝窑后,再出现第2件时,看也不用看就可以立刻否认“全世界现在发现只有唯一的1件,怎么可能有第2件真的呢。”既然在前面历史上会出现67.5件,为什么后面历史时期就不会再出现n个67.5件呢。持如此谬论来鉴别古玩的真伪实在幼稚得可笑。除非,你们能在宋史上找到明确的记录“当时张公巷或清凉寺总共只烧造汝窑器68件”。否则,你们的67.5件说只会显得十分滑稽和苍白。

以数量说为鉴定依据的人还不在少数。记得有人见了元蓝釉白龙瓶后,不用上手,不见实物立马加以否定,理由“全世界现存三只,一只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一只存颐和园,一只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怎么可能再出现第四件。出现,必假无疑。”荒谬同上,既然会先后出现三件,为什么就不可能出第四件第五件。除非你在元史中找到当时烧制蓝釉白龙梅瓶只有3只的记载,否则,以“3件说”断真伪就显得那么的可笑。鉴定古玩必须以客体的特具质为依据,任何脱离物品的特性,用想象猜测断真伪的,一定是位假专家。

谬论之三:“类似的器物在北京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怎么可能在你手里。”把博物馆作为鉴别的最高的唯一的标杆。持此谬论者认为:“民间不可能拥有和博物馆一样的宝物,有,一定是仿博物馆的。”他们忘掉了博物馆的展品来自何方的事实,似乎博物馆的藏品都是自己生产的。而事实上,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展品大多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来自民间,他们如果能对各大博物馆的发展史有个初步的了解,就会为自己的谬论而汗颜。

谬论之四。“一眼假,假的不能再假。”只喊口号,不举事实依据的“鉴定方法”。大家都想知道,这“一眼假”究竟假在何处。到底瞄在什么位置上。总得说出个一二三四,否则很难服人,否则连盲人都会讲。而持此谬论者的依据只凭着这句“假的不能再假”,自认为眼力超群,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假”字,何为服人。

用以上种种谬论作古玩鉴定依据的人,错在不以眼睛看东西,而用耳朵和想象辨真伪,最终一定会指鹿为马,成为收藏人士笑话的对象。

当然,我们在批驳以上谬论的同时,也要警惕“国宝帮”。“国宝

帮”们动辄就认为自己拥有成千上万件的“国宝”,把仿品全当真品,迷醉在自己的“国宝”中无法自拔,可悲矣。国宝在民间确实有,但也绝不像“国宝帮”们所说的那么多。希望每一位鉴定专家都能以实物的质为依据,别想当然来下结论,更不能用以上的谬论来断真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左氏文玩时代

篇二:最全古玩鉴定经验

最全古玩鉴定经验祖母绿

翠到极至有游光,祖母堪称玉中王,晶灵剔透莹如水,碧波荡漾一滴香。猫眼

神工鬼斧自然成,灵犀一线万年工,单线复线同精美,贵妇偏爱灰眼睛。钻石

世上万物钻石坚,晶体有棱宝光灿,天然钻石尤珍贵,胸花一朵千万元。蓝宝石

七色宝石蓝为先,硬度游光仅次钻,豌豆大小十克拉,市价可售二十万。钻石辨

人工游光浮目短,蕴藉内敛逊天然,白云电光人工造,青天流光是真颜。宝石与彩石

宝石坚硬彩石软,有无游光目了然,金丝银缕障人目

文档评论(0)

scj1122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513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