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教材梳理专题十二文言文梳理学案9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docVIP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教材梳理专题十二文言文梳理学案9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档内容为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教材梳理专题十二文言文梳理学案9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基础梳理,诵读课文,将下面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元朝著名哲学家老子生活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12世纪左右《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主张“天道酬勤”,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爱护环境该学案通过梳理中国古代重要文献《道德经》,了解了老子的思想核心2学案9《道德经》四章五石之瓠兼爱中提到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里的“知人者智”是指能够识别他人思想和观点的能力,“自知者明”则是指能

学案9《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

基础梳理

诵读课文,将下列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通假字

序号

例句

本字及意义

(1)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同“形”,形体

(2)

其脆易泮

同“判”,分离

(3)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同“蔂”,土筐

(4)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同“皲”,皮肤冻裂

(5)

世世以洴澼为事

同“纩”,丝绵絮

(6)

当察乱何自起

同“尝”,尝试

(7)

故不孝不慈亡

同“无”,没有

(8)

故盗贼有亡

同“又”,表示进一层

2.词类活用

序号

例句

活用类型

意义

(1)

当其无,有车之用

动词作名词

指车毂的中空处

(2)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名词作动词

种植

(3)

其坚不能自举也

形容词作名词

指大瓠的坚固程度

(4)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形容词作名词

大的东西,事物的“大”的功用

(5)

能不龟手一也

数词作形容词

一样,同样

(6)

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损失

(7)

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获利

3.一词多义

序号

词语

例句

用法和意义

(1)

①故有道者不处

动词,为、做

②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动词,相处、交往

③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并序)》]

动词,处理、处置

④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名词,地方

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动词,处在

(2)

①自见者不明

动词,显露

②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动词,看见

③百姓之不见保(《齐桓晋王之事》)

介词,表示被动

④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拜见

⑤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答司马谏议书》)

助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⑥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动词,表达

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动词,知道、了解

⑧真知灼见(成语)

名词,见解

(3)

①自是者不彰

动词,认为正确

②是何也

指示代词,此

③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与妻书》)

动词,表示判断

④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形容词,正确

⑤唯命是听(成语)

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之后

(4)

①世世以洴澼为事

名词,职业

②以治天下为事

名词,事务

③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动词,服事、侍奉

④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动词,实践、从事

⑤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

名词,案件

⑥岂非人事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名词,作为

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答司马谏议书》)

动词,办(事)

(5)

①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动词,治理

②故天下兼相爱则治

形容词,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③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王之事》)

动词,讲求

④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

动词,审理

(6)

①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连词,于是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兼词,相当于“于此”

③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语气词

④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结构,从哪里

⑥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形容词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然”

4.古今异义

序号

例句

古义

今义

(1)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行走不稳

不可以,不被允许

(2)

自伐者无功

夸耀

砍(树);攻打

(3)

复众人之所过

弥补,补救

重复;繁复;回答

(4)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

屋子

(5)

天下之乱物

事,事情

东西

5.特殊句式(含固定结构)

序号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1)

死而不亡者寿

判断句,无标志词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宾语前置句,“自知”应为“知自”

(3)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定语后置句,标志词“有……者”

(4)

请买其方百金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请(以)百金买其方”

(5)

当察乱何自起

宾语前置句,“何自”应为“自何”

6.文化知识

(1)〔户牖〕户指门,牖指窗。古代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面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后面是室,住人。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古书上所说的户通常指室的户。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个窗口叫牖,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向。

(2)〔石〕《五石之瓠》的“石”指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也可指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3)〔樽〕本作“尊”,古代酒器,青铜制,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后也泛称一切酒器。觥、罍、壶等用途与之相似。

(4)〔国、家〕中国古代诸侯封地称国,卿大夫封地称家。

模拟检测(共27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①吴王使之

B.①

C.①譬之如医之

D.①曰余食赘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