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上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在时空背景下,通过对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四个时期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研究,阐述了这一时期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政权更迭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趋势该章节通过时空线索梳理了三国到南北朝之间的历史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现象及其影响总的来说,本节主要介绍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重要事件,从而全面反映了人类历史上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把握三国至唐前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制度创新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成就

教材分析

宏观角度,中国有句俗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400多年的汉王朝之后,中国进入动荡分裂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尽管战火连绵,在历史车轮并没有举步不前。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第一次开发,且初见成果。汉民族与内迁的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微观角度,本节课是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开篇课。梳理三国至南北朝的时间段线,落实时空观念,至关重要。此外,这一时期也是民族融合,区域经济发展期。十六国时期,多数少数民族学习汉民族文化,推动政权封建化。永嘉难度后,北方汉族南移,南方经济得到实质发展,史称“第一次经济重心南移”。政权更迭,民族融合是本节课的核心,人口迁移,区域开发和民族融合交杂一体,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对于隋唐盛世的奠基作用。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东汉末年分三国”、“肥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学生对于这段历史并不陌生。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三国至隋朝这300多年的历史、朝代的更迭并不是很熟悉,甚至会出现时空“错乱”。需要在高中阶段深入学习。

思维能力: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是这些孩子共有的习惯。但是对于历史问题思考的层面略浅,没有养成历史思维与高中历史学习习惯。需要对学生进行层层引导与深入。

学习态度: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学习态度积极。对于历史课的兴趣浓厚。部分同学对于战争,政权更迭以及民族交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学习这节课的动力。

教学目标

1.立足时空,依托书本,完成对于三国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梳理,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政权特征。所学历史有初步宏观认识,在时空观下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依托史料,创设情境,通过问题引领。理解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以及原因。落实史料实证精神和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史料和图片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乱世”特征,即政权更迭频繁,战争频发和人口流动。在“乱世”局面蕴含的“新机”:了解三国魏晋时期民族交融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和认识南方经济发展对于区域开发的贡献。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在政权更迭的时期,孕育新的发展与融合,加深学生对中国文明一脉相承的认识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理解。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内化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学生要明白:为什么会出现民族交融,为什么能够民族交融,民族交融对于地区发展,中国发展有何益处?以及如何面对民族交融?

东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历程以及意义

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梳理时间轴以及门阀士族发展。

方法手段

方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讲授法(辅助:多媒体、学案辅助教学)

手段:多媒体

名词解释

课前仔细阅读书本,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找到相关信息。做好课前预习

绘画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时间轴。

利用互联网,了解“屯田制”、“八王之乱”、“衣冠南渡”、“肥水之战”名词解释

教学流程

环节步骤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昨天给大家留一个预习作业。完成魏晋南北朝的时空坐标图。现在找一位同学,完成图片内容。大家一起来检查是否正确,完成预习内容。

生:(略)

师:这名同学完成的是否正确呢?我们在这里留一个悬念!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生:(略)

师:通过预习我们不难发现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乱”,政权的频发更迭!南北方长期分裂!那么在动荡纷争的时代,社会又有哪些时代特色以及社会新气象呢?本节课我将学习第二单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展示

提问,回答问题!

完成预习内容。

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做好课前预习非常重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学习内容,培养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时空观念。

第一部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第二部分:

动荡分裂之下的发展与融合

第一部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师:220年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帝都洛阳。随后刘备、孙权相继称帝。在中原大地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称“三国”。

生:(略)

课件展示

师:为了巩固政权,魏蜀吴分别进行经济,政权建设,包括: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东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刘蜀:刘蜀:发展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