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1793-2024中华蜜蜂人工育王技术规范.pdf

DB52T1793-2024中华蜜蜂人工育王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140

CCSB47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793—2024

中华蜜蜂人工育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aringqueenofApisceranacerana

2024-03-06发布2024-06-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种用群选择与培育2

5育王框制作2

6哺育群选择和组织3

7移虫育王3

8哺育群管理3

9交尾群组织4

10交尾群管理4

11档案管理4

DB52/T179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嘉、杜林、田兵、樊莹、张立、张游宇、陈庆菊、刘锡、邓位喜、黄家兴、

丁桂玲、周定勇、龚俞、杨红文、张明均、袁扬、王燕、侯萍、翁吉梅、廖中华、李晨、马啸天、王涛、

章双龙、何睿、朱佳林、罗显美、刘兰、陶果。

II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蜜蜂人工育王的种用群选择与培育、育王框制作、哺育群选择和组织、移虫育王、

哺育群管理、交尾群组织、交尾群管理、档案管理等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蜜蜂活框养殖的人工育王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

简称中蜂,是自然分布于我国境内东方蜜蜂的通称。

3.2

人工育王Rearingqueen

人为诱导蜂群培育具有优良性状蜂王的技术。

3.3

处女王Virginqueen

羽化出房后未经交配的蜂王。

3.4

育王棒Queen-cellpunch

人工育王专用的工具,通常使用质地坚硬的木棒制成。

3.5

台基Queencup

用育王棒作为模型,蘸制熔化的蜂蜡而形成蜂王巢房形状的蜡碗。

3.6

哺育群Nursecolony

拥有大量哺育蜂且能分泌足够蜂王浆的蜂群。

3.7

急造王台Emergent

失王后蜂群用工蜂房紧急改造的王台。

3.8

交尾群Matingcolony

专供诱入处女王交尾、产卵的蜂群。

3.9

交尾箱Matinghive

人工育王时供交尾群蜜蜂栖居的蜂箱,由交尾框、箱体、隔板、副盖和箱盖等部件构成。

4种用群选择与培育

4.1种用群选择

4.1.1母群(母系)选择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