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3445.1-2024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第1部分:大兴安岭东南麓.pdf

DB15T3445.1-2024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第1部分:大兴安岭东南麓.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445.1—2024

大豆ǁ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大兴安岭东南麓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soybean-maizestripintercropping

Part1:SouthGreaterKhingan

2024-05-31发布2024-07-01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DB15/T3445《大豆ǁ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的第1部分。DB15/T3445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大兴安岭东南麓;

——第2部分:西辽河平原灌区;

——第3部分:燕山丘陵区;

——第4部分:阴山沿麓;

——第5部分:土默川灌区;

——第6部分:河套灌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兴安盟农牧技

术推广中心、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呼伦贝尔农垦绰尔河农牧场有限公司、扎兰屯市农村经营

服务中心、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杰、孙如建、王坤、孙宾成、张悦忠、王景顺、胡兴国、张琪、李丽君、刘

亚东、冯雷、郭荣起、柴燊、魏晓军、徐鑫、杨艳玲、王伟东、何冬冬、张永胜、郭敬春、柳宝林、于

长生、赵海军、张金慧、刘丽萍、孙艳玲。

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生态类型多样,区域之间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

植技术应用在不同区域需采用不同的带型模式、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大豆ǁ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

规程》针对不同区域间生产情况差异,规定具体的技术要求,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大兴安岭东南麓。目的在于为土地集中连片、大型机械作业的呼伦贝尔市和兴安

盟开展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2部分:西辽河平原灌区。目的在于为通辽市具有灌溉条件的平原种植区开展大豆玉米带

状间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3部分:燕山丘陵区。目的在于为赤峰市具有灌溉条件的浅山丘陵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间

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4部分:阴山沿麓。目的在于为以乌兰察布市为主的阴山沿麓地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间作

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5部分:土默川灌区。目的在于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为主的土默川灌区开展大豆玉米带

状间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6部分:河套灌区。目的在于为以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为主的河套灌区开展大豆玉米

带状间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大豆ǁ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大兴安岭东南麓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兴安岭东南麓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的气候条件、选地与整地、播前准备、播

种、带型模式和田间配置、田间管理和收获操作技术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东南麓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