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脱肛中医治疗PPT大纲汇报人:xxx20xx-03-22
脱肛概述中医对脱肛认识针灸治疗脱肛药物治疗脱肛食疗调养与预防复发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目录
脱肛概述01
脱肛,即直肠脱垂,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的中医术语。定义根据直肠壁下移的程度,可分为黏膜脱垂(不完全脱垂)和完全脱垂;根据脱垂部位,可分为内脱垂和外脱垂。分类定义与分类
中医认为脱肛多因气虚下陷或湿热下注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脱肛可能与先天发育不良、长期腹压增加、内痔或直肠息肉经常脱出等因素有关。儿童、中老年女性、长期便秘或腹泻者、慢性咳嗽或哮喘患者、重体力劳动者等人群易发生脱肛。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发病原因
初期常有便秘、排便无规律,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在排便的时候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缩回。后期需用手将脱出的肿物托入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临床表现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一般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肛门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脱垂的程度和性质。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中医对脱肛认识02
气虚下陷理论中医认为脱肛主要是由于气虚下陷所致,与长时间腹泻、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等因素有关。气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无法固摄肛门,从而发生脱肛。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脱肛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减弱有关。这些脏腑功能减弱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一步加剧气虚下陷的情况。中医理论基础
补益中气针对气虚下陷的病机,中医采用补益中气的治疗方法,通过增强脏腑功能,提升气血生化能力,从而改善脱肛症状。升提固脱除了补益中气外,中医还注重升提固脱,即通过药物或针灸等手段刺激相关穴位和经络,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促进脱肛的回纳。辨证施治原则
参麦芩连归地汤该方剂具有清热凉血、利肛收敛的功效,适用于肺热气虚型脱肛。方剂中的沙参、麦冬、黄芩、黄连等药物能够清肺热、养肺阴,当归、生地则能够滋补阴血,枳壳、厚朴、乌梅、白芍等药物则能够调和气血、收敛固脱。收肛散该方剂具有收涩固脱的功效,适用于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方剂中的五倍子、炒浮萍草、龙骨、木贼草等药物能够收敛固涩、止血消肿,对于改善脱肛症状有较好的效果。提肛汤该方剂具有益气升提、固脱收敛的功效。方剂中的黄芪、升麻能够益气升阳,当归则能够补血活血,枳壳能够行气宽中,炒淮山药、沙参、麦冬等药物则能够滋补肺肾、养阴生津,对于改善气虚下陷型脱肛有较好的效果。经典方剂选用依据
针灸治疗脱肛03
123百会、长强、承山、肛门四周穴位等,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减。常用穴位采用补法或泻法,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针刺方法针刺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避免晕针、滞针等现象发生。注意事项常用穴位及针刺方法
03注意事项非药物治疗手段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烫伤、皮肤破损等不良反应。01艾灸可选用百会、神阙、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灸5-1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02拔罐在腰骶部或腹部进行拔罐治疗,每次留罐10-15分钟,可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艾灸、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手段
VS针灸治疗脱肛需坚持一定疗程,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和肛门功能锻炼,以提高疗效。禁忌证对于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以及孕妇、月经期妇女等人群,应在医师评估后谨慎选择针灸治疗。同时,对于直肠脱垂严重、脱出物无法回纳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手术治疗。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和禁忌证
药物治疗脱肛04
补中益气汤此方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对于气虚下陷型的脱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黄芪建中汤此方以黄芪为主药,能够补气固表,对于脱肛伴有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他方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还会开具其他针对性的内服方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内服方剂介绍
选用具有收敛固涩、升提作用的中药,如五倍子、石榴皮等,加水煮沸后先熏后洗,能够缓解脱肛症状。熏洗法将中药粉末或药膏直接敷于患处,如用五倍子散外敷,可起到收敛固脱的作用。敷药法将中药煎汤后倒入盆中,患者坐于其上进行熏洗,适用于轻度脱肛患者。坐浴法外用药物选择及使用方法
在使用内服方剂的同时,可配合外用药物熏洗或敷药,以增强疗效。内服与外用药物相结合部分患者对某些中药成分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注意药物过敏反应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影响疗效。遵医嘱规范用药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病情加重。饮食调理与禁忌药物配合使用注意事项
食疗调养与预防复发05
根据脱肛患者的体质、症状、舌脉等,制定个性化的食疗方案。辨证施膳顾护脾胃药食同源选择易于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