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榆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4年山西省榆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压轴与冲刺考前

语文最后一卷

说明:本试卷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这种古老的关于岁月的算法完美地阐释了中国式浪漫,将中国文化展现给了世界。徜徉书海,我们发现许多诗文中也蕴含着“二十四节气”的深厚文化内涵,请将下列空缺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10分)

西湖早春,诗人踏青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展现出了一派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勃勃生机,春到人欢的胜景展露无遗;夏日荷香,濂溪先生颂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周敦颐)象征了莲花身处污浊环境而不随俗沉浮、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庄重、质朴的美好品质: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体现了西北边塞秋天风光与中原不同,诗人的怀乡思归之情不禁从中而来。纵是寒冬分别,也别具一番风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表现出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意境美。对季节的敏感,更是诗圣抛开自己的寒冷悲愁,声嘶力竭地为解除天下“寒士”的痛苦而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大声疾呼!

2.小华同学在文学类赏析课上对《钱塘湖春行》中的颔联描写提出了质疑:颔联为何要描绘春光之时使用大量笔墨赞美花草盛开的景象?有何作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颔联诗句内容,并帮助小华同学解决问题,完成批注。(2分)

(二)

围绕古诗文名篇阅读主题,班级开展了“学贵有疑且思且得”学习活动。请你完成3—7题任务。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tuí,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3.【积累字词】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青林翠竹;青出于蓝B.四时俱备;面面俱到

C.以其境过清;天朗气清D.潭中鱼可百许头;可歌可泣

4.【疏通文意】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3分)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质疑探究】学贵有疑,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下面是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两个疑惑。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结合链接材料为其解惑。(4分)

疑惑一:《答谢中书书》的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是多余的语句吗?是否可以删去?

疑惑二:《小石潭记》结尾写到的同行者五人与前文谈及的“寂寥无人”矛盾吗?结尾这段是否可以删去?

【链接材料】

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好游山水、善营园林,长于赋诗,将自然美景引入诗歌创作,开创了一代诗风,堪称山水诗的宗匠。

吴武陵也是被贬在永州,崔氏二小生是柳宗元姐夫崔简的儿子,而崔简也经历了流放。

答谢民师书①(节选)

苏轼

所示书教②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③矣。

【注释】①答谢民师书:谢民师,名举廉,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元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