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1976年以来.pdf

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1976年以来.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76年以来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概况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

国进入了从拨乱反正到全面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学

前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学前教育课程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

(一)1976~1990年:从沿用苏式课程到进行初步改革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教育处于全面恢复、走向正常化时期。在学前

教育方面,制订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设置课程是当务之急。1979年11月,

教育部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共6章30条),规定幼儿园必

须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将课程分为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游戏和作业、思想品

德教育等几大部分。1981年10月,在继承《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

教学纲要》(1952年)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

行草案)》。《纲要》将1952年的“幼儿园教学”改为“幼儿园教育”,把幼儿园

教育内容拓展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

美术八个方面,并强调通过游戏、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种活

动完成教育任务,幼儿园教育教学继续采用分科教育模式。

据此纲要,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幼儿园教材7种9册,于1982~1983年由人

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配套挂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第一次全国统编幼儿园教材,它为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继续采用从苏联学习来的分科课程模式,对当时急需恢复和发展的我国幼儿

园教育发挥了较大作用,也解决了当时幼儿园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急需的

矛盾。该课程模式强调课程科目分科设置,课程的组织主要采用教学形式,主张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发展学生的智

力。实践表明,这种课程模式有很多优点,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教育实践的主要

模式。

但是,“十年内乱”期间对幼儿教师培训制度的严重破坏,造成幼儿教师、

特别是比较优秀的幼儿教师的严重缺乏,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幼儿园又恢

复分科教学模式和分科课程模式,进行教育的新发展时,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普

遍较低与幼儿发展需要的矛盾便表现出来。特别是大量未经专业训练者加入幼儿

教师队伍之中,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分科教育的准确内涵,一般又只能教上述“六

科”的某一科或两科。因此,幼儿园中教师个人单科独教、不管其他的现象比比

皆是。过分强调各科目自己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造成教育内容相互割裂,或彼此

重复,或单科教育内容拔高,加重了幼儿学习的负担,影响了幼儿整体发展。此

外,《教育纲要》把以前的“作业”改成上课,虽然特别指出幼儿园的各种活动

不可偏废,“要纠正那种认为只有上课才能完成《纲要》,因而日常工作中仅仅注

重上课,忽视游戏、观察、劳动、日常生活的偏向。要防止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

成人化。”但是,《纲要》把幼儿园设置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

六科明确地划为“上课”部分,把“教养员”改成幼儿教师,客观上也突出了上

课的作用。加之幼儿园教师未能准确理解幼儿园的上课与中小学的上课的区别,

而又由于每个班幼儿人数超额,教师难以顾及上课之外的活动。许多教师或幼儿

园把上课当成教育幼儿唯一的方式,对幼儿更为重要的游戏和日常生活的教育价

值则被大大地忽视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些倾向: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发展

智力,忽视幼儿的主体性,重上课轻游戏,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等。这显然影响

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不利于国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的实现。幼儿园课程改革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到8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国外一些新

的儿童心理学、教育思想、课程理论等传入国内。这一时期,皮亚杰的儿童认知

发生理论、布朗芬布伦那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泰勒等人的课程理论等对我国幼儿

教育影响较大。同时,陈鹤琴、陶行知等人的课程思想重新得到研究和重视,苏

联幼儿教育专家乌索娃的学前教学论也继续得到借鉴。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形

成了幼儿教育的一些新观念:整体教育观、整体发展观、活动观、个体观、主体

性教育观等。这些观念,成为第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始阶段具有零散性和自发性,到80年代中期,

课程改革开始具有了普遍性和整体性。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全国幼教研究会积极

而适时的推动与国家教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