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宋元重点笔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史第五编宋代文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第一节宋初文坛和宋初三体

1.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1)“白体”:学习白居易闲适、浅易、通俗风格的诗歌创作(闲适诗,态度:旷达知足,

形式:模仿元白互相唱和的近体诗)以希冀“颂美时政”,代表人物王禹偁、李昉;

(2)“晚唐体”:推崇与模仿贾岛、姚合诗作,代表人林逋、九僧、魏野、潘阆、寇准。

·诗歌审美类型:清冷、荒凉、悲凄、闲逸、脱俗等,是对当时流行于诗坛的白体的疏离与

变革,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西昆体”:诗歌题材上学习李商隐的咏史诗、咏物诗、无题诗(多用典、心思深隐、

讲究辞藻华美和色调渲染),代表人杨亿、钱惟演、刘筠。

·因唱和结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收入杨亿、钱惟演、刘筠等17人作品,影响极大,

后刘颁《中山诗话》称之为“西昆体”。

·艺术特征:文字华美、对仗工稳、用事深密、风格整饬典丽。

·缺点:①题材狭隘,缺乏时代气息②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2.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诗人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典故。

(2)作诗强调诗句的对偶、押韵以及市局的语言色彩

(3)追求诗歌雍容典赡、炼词工整的诗歌风格。

第二节王禹偁

1.王禹偁

(1)字元之,一生坎坷,诗文多反映其命运多舛的人生遭遇及不屈的生命抗争。代表作:

《待漏院记》《唐河店妪传》

(2)文学主张:

①文以传道②强调情感和生活遭遇在创作中的作用③吸取骈文整齐、声韵之美。

(3)文学创作:

与其他白体诗人不同,王禹偁不但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而且学习白的讽喻诗。此外,王也

研究杜甫和李白的诗篇。他的古文开创了平易自然的文风,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第一节欧阳修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

1.欧阳修

(1)号醉翁,晚年六一居士,兼名臣、文人两重身份。

(2)文学思想:“道不远人”、“道盛文至”,即主张文道并重。

(3)诗歌的独特表现方式:①散文布局②复调式结构

(4)平易流畅的诗歌艺术风格。

(5)对古文的创作要求:简而有法与平易自然。

2.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抒怀。这标志着他的

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上平易晓畅。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

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3.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1)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2)学韩愈而能自出变化。欧阳修摒弃了韩愈文怪奇的一面,以平易流畅,委婉含蓄为文

章主调,这是他对诗文运动最大的贡献。

(4)文章叙事简洁,议论有致,多用语助词,不用冷僻之字,大量化用骈文句的长短变化,

语句的停顿,以加强文句之间的联系,使语句轻快,文气畅达。

(5)欧阳修散文的基本风格是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

(6)欧阳修散文的佳处在于: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

写一些寻常景物,但写得婉转曲折,其文章自始至终蓄含着惊人不凡的道理。

4.北宋诗文革新:

(1)宋仁宗后期,以欧阳修为领袖,以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古文运动和汉

魏诗以及唐诗的成功经验,反对形式主义,倡内容充实,健康活泼的诗文,后人把这种文学

思潮和创作实践活动叫做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2)主张文道并重、主张文学关心现实,为政治服务、梅尧臣提出“诗穷而后工”之说。

第二节苏舜钦和梅尧臣

1.苏舜钦

(1)字子美。遭政敌陷害,投狱几死。

(2)文学主张:

①恢复“古道”,重建以“风雅”为指向的诗歌传统;

②诗歌创作关注社会现实。(推崇杜甫)

(3)创作风格:气势豪迈,后期夹杂沉郁悲愤。

2.苏舜钦诗歌的特点:

(1)苏舜钦的诗歌多以超逸豪迈的审美旨趣为统摄,突出创作主体的崇高伟岸人格和气吞

宇宙的阔大胸怀,彰显创作主体的真性情。

(2)诗歌多以“造境”为手段,以彰显作者的超逸豪迈情怀为构建意境、剪裁物象的主要

标准。

(3)感情表达方式上,主要使用议论而很少依靠意境,容易造成作品直白、直率、不够含

蓄、不够精炼的缺点。

2.梅尧臣

(1)字圣俞,人称梅宛陵、宛陵先生。

(2)文学主张:①强调“诗本道性情”②诗歌创作主张“意新语工”

3

文档评论(0)

186****14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