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教案).docxVIP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题西林壁》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苏轼题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庐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不仅写了庐山烟云缭绕,景象变幻无穷的自然景色,而且写了对这种景色认识,即只缘身在此山中,反映了诗人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感悟古诗大意,在此基础上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题西林壁”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促悟,感悟诗意,领略诗歌的画面美、语言美、哲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借景说理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的人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庐山景色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懂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并认识到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意,领略诗歌的画面美、语言美、哲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难点:感悟诗意,领略诗歌的画面美、语言美、哲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挂图、搜集资料、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庐山去欣赏那里的美景。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庐山的美景?(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同学们,庐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多少诗人吟诗,画家作画,赞美庐山的美景。宋代诗人苏轼游庐山时,曾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这就是著名的《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

3.再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中难懂的字词,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5.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并板书:横、侧、岭、峰、缘、此山。

6.了解了字词的意思,再来读一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三)品读感悟,体会意境

1.自由读诗,用心感悟诗的意境。

2.交流读后感受: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画面。

3.根据学生交流,课件随机展示“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等不同角度的庐山风景图。

4.指导朗读:苏轼笔下的庐山美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把庐山的美读出来。

5.交流:庐山为什么会给人以“横看侧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呢?引导学生体会:由于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6.指导朗读:读出诗的理趣来。

(四)总结拓展,提升认知

1.同学们,从古至今,有过许多赞美庐山的诗句,你们知道吗?(交流)

2.出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导朗读。

3.比较《题西林壁》与《望庐山瀑布》在写法上的不同,交流体会。

4.总结:同是写庐山,苏轼是既写景又写理,而李白却只描写景物,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诗人的不同风格。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设计

1.按要求默写《题西林壁》。

2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

《题西林壁》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导入新课。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庐山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庐山的壮丽景色。同时,教师可以配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如“同学们,庐山以其雄伟的山势,奇特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绘庐山美景的古诗《题西林壁》。”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对学生进行正音指导。在学生基本能够正确朗读古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中难懂的字词,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接下来,教师可以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倾听,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并对学生理解有误的地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7****5114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德州鹏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400MA3CG0N58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