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根化红松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

菌根化红松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

地方标准

DBXX/XXXXX—XXXX

菌根化红松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mycorrhizalKoreanpineseedling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

发布

DBXX/X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艳艳、张义飞、钟鑫、衣晓雨、张大伟、付世萃、刘存发、何怀江、包广道、

刘婷、罗也、潘丽铭、李鸿、李建平

I

DBXX/XXXXX—XXXX

菌根化红松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菌根化红松苗木培育的程序,规定了菌剂制备、共生体系建立与培养、苗期管理及苗

木出圃等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过程记录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菌根化红松苗木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DB22/T-2020红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菌根菌剂mycorrhizalinoculant

以菌根真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菌剂。

3.2

菌根化育苗mycorrhizalseedlings

把菌根菌剂接种到红松幼苗根系上,形成菌根共生体。

3.3

菌根统计计算法

取长度相同或等量的根,统计其菌根数量,统计单位长度根系中菌根的数量,或计算菌根化的根段

长度占根段总长度百分比。

4菌根化红松培育流程图

1

DBXX/XXXXX—XXXX

图1菌根化红松苗木培育技术流程图

5菌剂制备

5.1菌种选择

选择粘柄丝膜菌和厚环乳牛肝菌2个菌种。菌剂符合GB20287-2006要求。

5.2培养基准备

5.2.1复壮培养基

采用MMNA培养基(20%马铃薯汁500mL、葡萄糖20g、麦芽汁500mL、VB10.05g、琼脂20g),

做成平板培养基。

5.2.2斜面培养基

采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MgSO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