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工作调研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1

一、某某市粮食生产的历史比较

某某市是某某粮食主产区,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是某某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内容。

某某市耕地面积

某某市耕地面积1985年为万亩,1994年为万亩,减少万亩,年均减少万亩。1995年、1996年两年土地普查分别为万亩和万亩,分别比1994年多万亩和万亩。20某某年为万亩,比1996年减少万亩,平均每年减少万亩,耕地减少速度显著加快。如扣减1996年耕地普查面积比1994年增加的万亩,20某某年耕地面积为万亩,比1985年减少万亩,减幅%。

某某市粮食播种面积

1985年20某某年,某某市粮食播种面积22年年均万亩,最多为1998年的万亩,比年均面积增万亩,增幅%;最少为20某某年的万亩,比年均面积减万亩,减幅%;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万亩,差幅%。

水稻播种面积。1985年至20某某年,某某市水稻播种面积22年年均万亩,最多为1990年的万亩,比年均面积多万亩,增幅%;最少为20某某年的万亩,比年均面积少万亩,减幅%;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万亩,差幅%。

某某市粮食总产

1985年至20某某年,某某市粮食总产22年年均万吨,最高为1999年的万吨,比年均总产多万吨,增幅%;最低为1986年的万吨,比年均总产少万吨,减幅%;最高年与最低年差距万吨,差幅%。20某某年比1985年增万吨,增幅%。

水稻总产。根据某某市统计年鉴,1985年至20某某年,某某市水稻总产22年年均万吨,最高为1999年的万吨,比年均总产多万吨,增幅%;最低为20某某年的万吨,比年均总产少万吨,减幅%;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万吨,差幅%。20某某年比1985增万吨,增幅%。

根据我们调研情况,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和市、县、乡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观影响,统计数字失真幅度较大。以20某某年为例,早稻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万亩,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干部估计实际面积不会超过万亩。各种旱杂粮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万亩,实际面积估计不会超过万亩。由于相当多的山垅田抛荒,中稻实际播种面积与统计面积亦有1/5左右的差距。

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总产的基础,如果扣除虚报面积,20某某年的粮食总产和稻谷总产均比1985年有较大幅度地下降。

20某某年早稻情况和晚稻播种情况

根据某某市信息站收集各县统计,20某某年水稻播种万亩,其中双早万亩(平均亩产404公斤),中晚稻万亩,双晚万亩,播种旱粮万亩,其中马钤薯万亩,甘茹万亩,大豆万亩,花生万亩,玉米万亩。据调查后推算,实际面积早稻和双晚面积低于万亩,中晚稻面积万亩左右,旱粮面积万亩。

二、某某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情况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情况

某某市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主要采用引进消化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从事研究的单位有某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及各县的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方面在某某省内尚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先后有十余个新品种(组合)通过全国与某某省审定。继八十年代育成汕优63、威优77之后,又育成汕优明86、ⅱ优明86、ⅱ优1273、汕优82等新组合,水稻区试单产水平提高8%左右。在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主要有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水稻再生栽培、优质稻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甘薯、马铃薯脱毒高产栽培、花生、马铃薯复盖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提高某某市粮食单产水平和品质,作出了较大贡献。水稻单产20年来提高了50公斤左右,各种旱粮单产增加10%左右,超级稻单产水平普遍达到650公斤,最高的达到900公斤。

(二)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情况

粮食生产技术推广队伍主要由各类种业公司和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主体为农技站。推广情况:

1、水稻良种复盖率达90%以上,旱粮作物良种复盖率达50%以上。

2、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基本形成了早稻以佳辐占,晚稻以宜优系列三系杂交稻和两优2186两系杂交稻等为代表的优质稻种植格局。

3、再生稻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多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最高单产水平两季超过1300公斤。

4、超级稻推广面积和单产水平全省第一,20某某年全市推广万亩,平均亩产公斤,比一般杂交稻增产9%左右;20某某年全市落实超级稻万亩,建立了尤溪、沙县、永安、宁化四个省级示范片万亩。超级稻再生技术研究20某某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档评论(0)

170****28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