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需要与动机1心理学原理与应用.ppt

(42)--需要与动机1心理学原理与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潍坊学院《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例如,吃饭时间到了,但没吃饭,人就会感到饥饿,产生吃饭的需要;社会的变化发展常常使我们感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从而产生求知学习的需要。有时候我们自身是欠缺某些东西的,但如果这些欠缺我们意识不到,那就不会引起相应的心理需要,比如身体缺乏维D缺铁,你会经常头痛乏力,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缺铁缺维D了,就不会产生补充这些营养元素的心理需求。总之,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因此,需要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力*生物性需要是指与保障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关的需要,简单说,就是生存和繁衍的需要。这些需要是我们的本能,是天生就存在的。包括:(1)维持有机体内部生理平衡的需要(如饮食、呼吸、睡觉、运动等);(2)回避伤害的需要(如对有害或不愉快的刺激进行回避或防御);(3)性的需要(这个就不用解释了);(4)内发性需要(如好奇、兴趣等等)。*社会性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高级需要,它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即使一些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在人和动物身上也有本质的区别。正如马克思所言: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我们人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制约,因此,我们人类生理需要的满足过程和以及实现方式会自然的也带有社会意义。比如,我们人的生理需要早就已经不是纯粹的本能驱动了,我们都会以一种被社会认可、被其他人所接受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不会像动物一样,看到食物就扑上去,遇到发情的异性就无法控制自己。甚至,人的生理需要有时还可以服从社会需要,为了社会需要而压抑自己的生理需要,比如佛教徒、或者基督教的神职人员,那可以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压抑自己的性需求、压抑繁衍后代的需要,再比如很多人可以为了某些理想、信念、价值观而放弃人身安全,甚至牺牲自己。**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必定要通过某些物质的满足来实现。比如对知识的追求,就会产生对课本、对计算机工具、对老师的物质需要;对审美的追求,会产生对比如艺术品、音乐或者电影的需求。另一方面,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匮乏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并非不能满足精神需要,像我们人人都熟悉的李白、梵高、曹雪芹,他们虽然生活并不富足,但内心一定是非常充实的。相反,富足的物质生活并不一定能换来精神需要的满足,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商业大亨会对慈善事业或者艺术品收藏这类活动情有独钟,像早年的洛克菲勒、摩根。如今的盖茨、扎克伯格,我们知道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所里面有一所湖畔大学,这是由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几位企业家一起发起的商学院,对这些企业家来说,办一所学校对他们物质利益的增加是微乎其微的,他们其实也是通过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满足精神需要。可见,并不是物质丰富就一定能换来精神丰富。*需要: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脑对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只有能被意识到,才会产生心理需求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生物性需要与保障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包括:—维持机体内部平衡的需要—回避伤害的需要—性的需要—内发性需要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活动相联系的需要包括:—对文化学习的需要—艺术创作的需要—社会交往、友谊爱情的需要—名誉地位的需要—消遺、娱乐、享受的需要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高级需要,它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人类生理需要的满足过程和以及实现方式会自然的也带有社会意义。表现1:人的生理需求不受纯粹本能驱动,会以一种被社会认可、被其他人所接受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表现2:人的生理需要有时还可以服从社会需要,为了社会需要而压抑自己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括:—低级物质需求(食物、水)—高级物质需求(豪宅、名车)精神需要精神生活以及相关产品的需求。包括:—智力、成就、审美、道德、爱情等方面的需求。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潍坊学院《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例如,吃饭时间到了,但没吃饭,人就会感到饥饿,产生吃饭的需要;社会的变化发展常常使我们感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从而产生求知学习的需要。有时候我们自身是欠缺某些东西的,但如果这些欠缺我们意识不到,那就不会引起相应的心理需要,比如身体缺乏维D缺铁,你会经常头痛乏力,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缺铁缺维D了,就不会产生补充这些营养元素的心理需求。总之,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

文档评论(0)

158****6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