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历史二轮复习-原创.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一

现代中国史;;现代中国;【深化拓展】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政治:

(1)举措: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制度,开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依据:

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经济:

(1)举措:

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2)依据:

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3.民族关系:

(1)举措: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那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依据: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过去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

(1)举措:

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

(2)依据: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开展环境。;【深化拓展】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失误的特点、原因及教训

1.特点:

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无视客观经济规律;重视重工业,无视农业。

2.原因:

(1)主观原因: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认识缺乏;违背科学方法,脱离中国实际。②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违背民主与法制的原那么,把阶级斗争的作用夸大。;【模块链接】从多个角度分析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史料1】在口粮和副食品极为缺乏的情况下,1960年8月,(我国)政府号召各地以玉米和小麦根粉、玉米秆粉、橡子面粉、叶蛋白、人造肉精等各种代食品补充口粮的缺乏,克服困难,渡过灾荒①。

——摘自何理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结论】

(1)政治上:

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发动“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2)经济上:

无视经济开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内乱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点拨提醒】社会主义探索中失误的主要特点

(1)1958年总路线:

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无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无视了根本国情。

(2)大跃进: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开展水平的错误。

(4)“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左”倾错误在政治领域的表现。;【连线高考】专家学者观点

【命题材料】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发动,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3)生产关系:

1958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脱离生产力开展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开展水平。

结论: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开展的现实水平。

(4)建设道路:

新中国初期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论:立足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点拨提醒】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

(1)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2)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

(3)经济根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

(4)方式、步骤:

逐步扩大基层民主。

(5)重点、次序:

以开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历

征;历

征;【专题整合】中国特色的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特点;【中外关联】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对苏联的借鉴与创新;【典题2】(2013·福建高考·T38)(节选)阅读以下材料,答复。

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根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开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中国共产党历史》;【拓展延伸】1949年《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

文档评论(0)

寒傲似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110401000002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