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五模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皈依悼唁碧螺春功亏一匮墨守成规

B.荏苒视察冷不防恃才放旷莫衷一是

C.喟叹情愫必须品如法炮制仗义执言

D.饯桥隔阂渡难关酩丁大醉祸起萧墙

2.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端的一项是()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友人)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友人)促膝长读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B.通过升级改造,使桐梓县汽车客运站的面积扩大了不少。

C.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缘故。

D.自从遵义推出红色旅游项目后,三三两两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遵义游玩。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消愁》这首歌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再加之毛不易深情的演唱,更让人沉浸其中。

B.在这个世界上时光是最公平的,它不会怠慢每一个执着而勇敢的人。

C.渝菁中学新校区教学楼设计巧妙,息息相通,不管你从何处进入,都能到达你要去的地方。

D.2018年平昌冬奥会,BBC第一时间报道了武大靖夺冠消息,报道不吝溢美之词,直言不可思议。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作坊/作料芳菲/妄自菲薄崭露头角/抛头露面

B.凯旋/觊觎妖娆/骁勇善战提纲挈领/锲而不舍

C.尽量/尽管蒙骗/蒙头转向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D.毗邻/纰漏游弋/大动干戈偏安一隅/无独有偶

6.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实验中学拟举行“经典诵读”主题活动,请你参加。校学生会准备举行“我读书,我成长”演讲比赛,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向后勤处借音响2只,话筒4个。请拟写一则借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完善。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他陶冶着我们的性情,砥砺着我们的意志,(A)。(B)读《三国演义》,我们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远离经典,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忧。

①请在(A)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划线句(B)中的两处□应该填上相同的标点:______。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

①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答: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答: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不废江河万古流。

②__________,则无败事。

③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_________。

④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

⑤“用典”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秋瑾《满江红》中运用典故,表达词人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为未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而悲伤的语句是:“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7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