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末模拟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选必3、纲要上1—6单元】(统编版全国通用).docx

高二历史期末模拟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选必3、纲要上1—6单元】(统编版全国通用).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卷01(统编版全国通用)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金斯太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该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动物化石、陶片,以及少量的青铜残件和贝壳等。金斯太遗址反映了(???)

A.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 B.早期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

C.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相互影响 D.早期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

2.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苏格拉底与梅勒图斯有雅典法庭之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通过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这反映了(???)

A.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B.辩论成为民主政治的必备素养

C.哲学赋予人们逻辑思辨智慧 D.不同学派的学术交流较为活跃

3.公元370年,原来生活在亚洲的游牧民族匈奴人越过伏尔加河西迁,由此引发一系列连锁反映。374

年,匈奴人打败顿河西岸的日耳曼人的一支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只好往西迁逃。375年,匈奴人又在德涅斯特河畔打败西哥特人、于是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南下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匈奴人的西迁(???)

A.促进了中国北方的民族交融 B.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C.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D.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

4.1860年-1900年间,大量欧亚移民迁入,使美国人口增长了近三倍,而工业产量的增长甚至比人口增长还要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在1.4%至1.6%之间,尽管这种增长并不稳定,但是每次经济衰退之后又会恢复快速增长。这表明(???)

A.控制好人口增长利于经济平稳发展 B.减少移民迁入有利于降低经济波动性

C.欧亚大量移民迁入助推了美国经济 D.人口增长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5.有学者说:“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人们历经集市→驿站→都城→国家→区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陆上丝绸之路往来空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动人们历经互市→码头→港口→都城→国家→海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空间。最终形成由‘信息、思想、价值、规范、认同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吸收’的‘欲予欲取的文明进程’。”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丝路历史彰显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精神 B.古代中国注重将海禁与朝贡贸易相结合

C.古代中外交往着眼于开阔民众的眼界 D.古代中外贸易旨在迎合国际形势的变化

6.从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随着拉美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深化,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德国纳粹主义、法国的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想一起涌入拉美,拉美成为各种理论的试验田,与此相伴随的是政府走马灯式地更迭。这反映了拉美(???)

A.政治体制的保守性 B.独立道路的曲折性

C.社会阶层的复杂性 D.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7.春秋时期,中原各国面对周边戎狄蛮夷的冲击,提出“夷夏之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些主张(????)

A.认同了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 B.顺应了华夏民族发展的需要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消除了根深蒂固的夷夏观念

8.据《汉书》记载,汉武帝“诏书旧典,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汉灵帝时,刘焉目睹政治衰缺,以为刺史威轻,乃建言: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授予军政权力,镇安方夏。汉灵帝时期州牧的设置(???)

A.加剧了地方的离心倾向 B.调整了中央的行政体制

C.提高了地方的监察效率 D.动摇了郡县制度的基础

9.曹魏后期,势力逐渐强大的官僚贵族,利用政治权力侵夺屯田土地和民屯农户。尽管西晋占田制规定了“按官品占田”的限额,但官僚地主实际占有的土地经常突破限制。至晋惠帝时,出现了“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的形势。这种状况(????)

A.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导致自耕农经济出现衰退

C.表明豪强地主控制了政权 D.说明中央集权遭受到冲击

10.《隋书》载:往者州唯置纲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