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试题.doc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0

南充市二○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3客观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4主观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第Ⅰ卷(共20分)

一(共14分,每小题2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校对(jiào)狂澜(lán)记载(zǎi)锋芒毕露(lòu)

B着落(zhuó)莅临(lì)蓦然(mò)惟妙惟肖(xiào)

C星宿(xiǔ)要塞(sài)周济(jǐ)气冲斗牛(dǒu)

D称职(chèng)追溯(sù)辟邪(bì)悲天悯人(mǐ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辐射诲人不倦翻来复去喜出望外

B考订由然而生美不胜收哄堂大笑

C娴熟一丝不苟自出新裁格物致知

D旁骛相辅相成顿开茅塞草长莺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历史上刻苦学习的人汗牛充栋,有悬梁刺股的,有囊萤映雪的,有秉烛达旦的

B据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

而止了。

C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

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D“印象嘉陵江”湿地生态公园,既能让你饱览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

彩的人文风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

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C《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

新的信息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

“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C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

三名的人为探花。

D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

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

B《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

双的“军事壮举”。

C《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常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

D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后,遇到当初在东京得到他救济的李小二,李小二不时送汤送水到营里给林冲吃,并告诉了林冲陆虞候要火烧草料场。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

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A①②④③⑤⑥B⑤①④③②⑥

C⑤③①④②⑥D①④②③⑤⑥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共6分,每小题2分)

说不尽的萤火虫

①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经》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

②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