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类型:A

滨州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家住上海的小滨计划9月30日中午出发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庆节升旗仪式,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同庆祝祖国母亲75周岁生日。结合资料,完成1~3题。

公路线路铁路、航空班次在线选座系统(部分)

1.小滨预定30日晚的宾馆保留到20:00,既便宜又快速的抵达方式是()

A.驾车B.乘坐普通列车C.乘坐高铁D.乘坐飞机

2.为避免路上阳光照晒,且便于靠窗欣赏沿途风景,小滨应选择的座位是()

A.7AB.6CC.6DD.8F

3.查询天安门升旗时刻表,小滨发现国庆节当天升旗时间比前几天更晚,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形状D.地球大小

日本平均每天发生约5次有感地震。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传统建筑在建造时会考虑到抗震因素。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和“日本传统建筑景观图”,完成4~5题。

六大板块示意图日本传统建筑景观图

4.日本地震频发是因为地处()

A.亚欧大陆内部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C.四面临海的位置D.低纬度地区

5.关于日本传统建筑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筑材料较重②建筑材料较轻③楼层较少④楼层较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油橄榄具有喜温耐旱的特性,根系发达,叶面较硬且具有蜡质层。读“油橄榄景观图”和“油橄榄生长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6~7题。

油橄榄景观图油橄榄生长地气温曲线

和降水量柱状图

6.油橄榄根系发达,叶面较硬且具有蜡质.层的特性是为了适应当地()

A.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B.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C.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D.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7.根据油橄榄生长习性,推测其适合生长的国家是()

A.新加坡B.印度C.法国D.巴西

2023年11月,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500亿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将打破石油美元结算壁垒,成为拓展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读“中东部分国家石油资源分布图”,完成8~9题。

中东部分国家石油资源分布图

8.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内陆地区B.西部红海沿岸

C.东部波斯湾及其沿岸D.北部约旦河及其沿岸

9.除石油交易外,沙特阿拉伯还可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与中国开展的经济合作有()

A.光照充足,发展光伏产业B.临近海洋,开展深海研究

C.气候温和,加强农业合作D.水能丰富,交流水电技术

2024年4月,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航,圆满完成了“探秘五站、考察五海、新建一站”的任务目标。读“南极地区简图”,完成10~12题。

南极地区简图

10.因南极大陆暖季较短,新建秦岭站须在三个月内完成主体建筑的装配,建议抵达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11.新建秦岭站科考研究方向可能有()

A.面向太平洋开展大气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基础研究

B.位于冰盖最高点,开展冰川深冰芯钻探研究

C.面向印度洋开展气象、地震研究

D.作为中山站、昆仑站的中转站,是南极地形考察的重要支撑

12.南极考察队归来时需随“雪龙”号一起带回的有()

①煤炭资源②科研

文档评论(0)

155****0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数学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