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瘤护理常规.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房肿瘤护理常规

一、乳房肿瘤的分类

一、乳腺纤维瘤

☆是女性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好发年龄为20-25岁。

★病因:雌激素过度刺激

★临床表现: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约75%为单发,少数为多发。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易于推动,月经周期对肿块大小无影响,为偶然扪及。

★治疗:恶变的可能,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肿块常规作病理检查。

乳管内乳头状瘤

☆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多见。75%发生于大乳管近乳头的壶腹部,瘤体小,带蒂并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

★临床表现:乳头血性溢液,也可为暗棕色或黄色液体。因肿瘤小,常不能触及

★治疗:本病的恶变率为6%-8%,诊断明确后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规行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实施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

☆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

★病因:⑴激素作用:雌激素过高,45-50岁发病率较高;⑵家族史:一级亲属的发病危险是普通人的2-3倍;⑶月经婚育史⑷乳腺良性疾病⑸饮食与营养⑹环境和生活方式。

★转移途径:⑴局部浸润⑵淋巴转移⑶血行转移

★临床表现:乳癌早期表现:无痛单发小肿块。⑴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⑵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⑶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差;⑷无意中发现。

乳房外形改变:⑴酒窝征⑵乳头内陷⑶橘皮征⑷局部凸起

★处理原则: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生物等治疗措施。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的月经史、婚育史、哺乳史、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既往是否患乳房良性肿瘤;有无乳腺癌家族史等。

2、身体状况:⑴局部①乳房外形:两侧乳房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房皮肤有无红肿、局限性隆起、凹陷及橘皮样改变;乳头和乳晕有无糜烂,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②乳房肿块:肿块大小、质地和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楚,肿块与深部组织的关系。⑵全身①评估病人有无癌症转移征象:如锁骨上、腋窝淋巴结和其他部位有无重大的淋巴结;②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气管的功能状态。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有无因疾病、手术、各种治疗等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及其应对情况;评估病人对拟采取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锻炼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家属尤其是配偶对本病及其治疗、预后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三、护理诊断

1、身体意象紊乱:与乳腺癌切除术造成乳房缺失和术后瘢痕有关。

2、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留置引流管、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

4、焦虑、恐惧:对手术的未知

感到害怕。

四、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关心病人,耐心倾听病人,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压性。帮助病人正视疾病。

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呼吸道准备: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有效咳嗽排痰。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4、终止妊娠或哺乳:妊娠期及哺乳期发生乳腺癌的病人应立即停止人身或哺乳,以减轻激素的作用。

5、皮肤护理:按照手术范围备皮。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⑴体位:术后麻醉情形、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⑵饮食护理:无麻醉反应后可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注意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

3、伤口护理:

⑴有效包扎,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液积气。包扎松紧度以容纳一手指、维持正常血运、不影响呼吸为宜,绷带加压包扎一般维持7-10日,若绷带松脱,应及时重新加压包扎。

⑵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注意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正常皮瓣的温度较健侧落低,颜色红润,并与胸壁紧贴,若皮瓣颜色暗红,提示血液循环欠佳,有可能坏死,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⑶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手指发麻、皮肤发绀、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扪及,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

4、引流管护理:⑴保持有效负压吸引;⑵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200ml,以后颜色逐渐变

文档评论(0)

181****84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