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材料的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发动机材料的发展

汽车发动机材料的发展历史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车用发动机某些零件的材料发展:如气缸体和缸套,活塞,曲轴和主轴,连杆等零件的材料组成及发展历史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一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

目前,应用最广、数量最多的汽车发动机为水冷、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其中汽油机多用于轿车和轻型客货车上,而大客车和中、重型货车发动机多为柴油机。少数轿车和轻型客货车发动机也有用柴油机的。此外,燃气发动机也渐渐地兴起,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清洁汽车能源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和较低的排放污染物,被认为是车用发动机较为理想的代用燃料,得到广泛应用。发动机的一步步改善和进步的同时,也对发动机材料的选择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汽车发动机零件的材料发展

发动机材料是汽车设计、品质、质量及竞争力的基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材料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用材料将紧紧地围绕着环保、节能、安全、舒适性和低成本这五个主题展开,因而汽车发动机材料的发展也更加多样化、多元化。

1气缸体和缸套的材料

气缸体作为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尺寸较大,结构复杂,壁厚较薄又很不均匀,而且在高温、高压及润滑条件不良且有固体微粒和腐蚀介质工况条件下作高速相对运动,零件内部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同时承受强烈的摩擦磨损。因此,要求气缸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即应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导热性、耐磨性、耐蚀性、加工工艺性能和经济性。另外,对材料的再循环性及环境保护的因素也是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1)灰铸铁气缸体材料

灰铸铁由于具有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越的耐磨性、减振性和导热性,而且生产方便,价格便宜,在很多工业领域的铁系零件中被选定为复杂形状零件的首选材料,特别是交通运输行业用作制造发动机的材料。铸铁铸件一般占各类铸件总产量的75%以上;而灰铸铁件产量又占铸铁件总产量的75%以上。灰铸铁的铸造性能,尤其是它的缺口敏感性、减震性及耐磨性是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

(2)蠕墨铸铁气缸体材料

铸铁机械性能的高低是由其金相组织所决定的。由于灰铸铁中的片状石墨长且薄,表面平坦,端部尖锐,在承受负荷时,尖锐的端部易产生应力集中,成为铸件破坏的起点,造成铸件的强度和韧性下降;石墨虽然是优良的固体润滑剂,能防止剧烈的磨损,但其平坦的表面易造成石墨脱落,同时尖锐的端部产生裂纹扩展,反而会引起磨损的加剧,所以片状石墨的存在,使得为了满足更高的使用要求而继续提高灰铸铁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变得极为困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墨的形态决定了铸铁件的性能。为迅速提高气缸体的性能,近年来,从改善石墨形态的目的出发,蠕墨铸铁引起了国内外高度重视。蠕墨铸铁的石墨形状与片状石墨相比,其长度较短而厚,端部较圆,且表面粗糙,较圆的端部能抑制裂纹的发生和扩展,粗糙的表面能限制石墨的脱离。这种独特的石墨形状,与灰铸铁相比,能大大提高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弹性模量和耐磨性等性能。

(3)缸套材料

为减轻发动机质量,很多汽油发动机机体采用铝合金作材料;而另外设置一个灰铸铁缸套作为气缸的工作面。由于两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特性,会影响整个气缸系统的工作和降低效率。目前已开发出双层材料缸套,即内层为铁,外层为铝合金,两者构成一个整体。石墨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磨合性、自润滑性。采用该材料代替传统的铸铁缸套可大大提高发动机的功率,降低线膨胀系数和油耗,改善导热性。

材料的费用而成为成本中的主要部分,这就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国际上还没有很大的发展。但这类材料作为连杆材料时,其性能明显比前述各类材料都优越,因此,一旦解决了成本问题,它将是连杆的主要材料。

三结论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实现我国“保增长、扩内需、调节构”的经济计划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工业的进步,汽车也渐渐走人了普通百姓的眼里,成为街头巷尾人人相谈的话题。了解汽车的发展史是一个非常必要而且有意义的事。汽车发动机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就依赖于新材料的发现与制造,只有制作材料得到改进,发动机的性能才会提高。

1李朝辉,杨新桦汽车新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褚东宁,冯美斌.汽车发动机材料技术发展动态,2010

3郑乃金.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趋势.汽车技术,1996

4曹正.汽车发动机连杆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07

5陈建新:发动机机械加工件新技术及应用,2010

6洪慎章:发展中的汽车连杆粉末锻造技术2007

7徐红光,蒋素琴.发动机连杆制造材料及特点分析.天津汽车,2007

8李永祥,毕晓勤: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在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2001

9吕莉雯等主编:轿

文档评论(0)

157****0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