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复习资料.doc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级考试大纲复习资料

一、根底知识

一、水污染防治根底理论知识

〔一〕水与水体污染

1.水与水循环

2.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

〔1〕废水的来源与特性

废水按其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生活污水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大量的病源微生物,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

工业废水是指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它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生产污水较生产废水更具有污染性。

降水是指地面径流的雨水和融化的冰雪水。

〔2〕污染物的种类及水质指标

污废水的物理性质及指标

水温

色度:悬浮固体形成的色度称为表色,胶体或溶解物质形成的色度称为真色。

臭味:生活污水由有机物腐败产生的气体造成,工业废水由挥发性化合物造成。

固体含量:TS=SS+胶体和溶解性固体〔DS〕,SS=VSS+NVSS(灰分)。

污废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

无机化学性质及指标

酸碱度

氮、磷:有机氮与氨氮合成凯氏氮,凯氏氮与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合称总氮。氮、磷的主要危害是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会引起有毒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呈胶质状藻类覆盖水面,呈暗红色,故称“赤潮”或称“水华”。同时水体中DO迅速降低,鱼类大量死亡。一般认为总磷与无机氮浓度分别到达0.023mg/l和0.31mg/l时,标志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硫酸盐与硫化物:H2S浓度达0.5mg/l时即有强烈臭味,浓度50~100mg/l时60min以上会致人残疾,浓度600~1000mg/l时30min内会致人死亡。污水生物处理的SO42-允许浓度为1500mg/l。

氯化物:生活污水中主要来源于人类排泄物。氯化钠浓度超过4000mg/l时对生物处理的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非重金属无机有毒物质:如氰化物〔人类摄入致死量是0.05~0.12g〕、砷化物〔对人类的毒性有机砷亚砷酸盐砷酸盐〕等。

重金属离子:汞、镉、铅、铬、砷以及它们的化合物称为“五毒”。

*重金属是指原子序数在21~83或相对密度大于4的金属,砷不是重金属元素。

有机化学性质及指标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与尿素【CO(NH2)2】

脂肪和油类

有机酸碱

外表活性剂:一类烷基苯磺酸盐,俗称硬洗涤剂〔ABS〕,含有磷并易产生大量泡沫属于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一类烷基芳基磺酸盐,俗称软性洗涤剂〔LAS〕,属于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泡沫大大减少,但仍含有磷。

有机农药

取代苯类化合物

有机物污染指标

BOD:在水温为20℃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COD

TOC

TOCCODBOD

污废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

大肠菌群数〔个/L〕与大肠菌群指数〔ml〕

病毒

细菌总数

〔二〕废水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化学处理法,前两种的结合称为物理化学处理法。

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或胶态固体的净化过程,主要为格栅、沉砂、沉淀。

二级处理为污水经一级处理后,用生物方法继续去除没有沉淀的微小粒径的悬浮物、胶态有机物和溶解性可降解有机物以及氮和磷的净化过程。只去除有机物称普通二级处理,同时去除氮和磷的称二级强化处理。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的净化过程,不可降解有机物〔活性炭吸附〕,溶解性无机物〔离子交换、电渗析、超滤、反渗透、臭氧、化学法等〕。

二.大气污染防治根底理论知识

〔一〕大气污染物的形成

1.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到达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臭氧、氟氯碳〔CFCS〕、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臭氧层破坏:O3层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功能,从而保护地球上各种生命的存在、繁衍和开展。氟氯碳、NOX等物质是导致其破坏的主要原因。

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2.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和成因

〔1〕大气污染物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颗粒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等。

气态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如SO2、NO、CO、CO2、H2S、NH3、HF、HCl;二次污染物如SO3、NO2等。

*硫酸烟雾: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响而产生的硫酸烟雾或硫酸盐气溶胶

文档评论(0)

寒傲似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110401000002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