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预测卷(六)(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预测卷(六)(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重庆中考历史试题预测卷(六)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

1.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地区,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某同学收集了我国中原地区及周围地区出土的部分彩陶图片(如下所示),由此可知()

A.彩陶文化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 B.封建社会的手工业水平高超

C.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展到周围地区 D.各地区的制陶工艺无关联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甘肃秦安出土的彩陶盆、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和所学知识可知,彩陶最早流行于中原地区,后来周围地区也出现彩陶文化,说明中原地区的文化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影响,并扩展到周围地区,C项正确;仅从题干材料并不足以说明彩陶文化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排除A项;题干中的彩陶出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彩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没有涉及各地区的制陶工艺,且从题干图片可知,各地区的制陶工艺有一定的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

2.1965年考古学家在中亚丝路古城撒马尔罕发掘出大量大使厅壁画,据学者考证,北墙所绘为唐高宗猎豹和武则天泛龙舟图,这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的“北壁绘华夏天子”内容一致。材料表明()

A.丝路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B.唐朝统治范围阔及中亚

C.中亚地区崇拜唐朝统治者 D.不同类型史料相互印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北墙所绘为唐高宗猎豹和武则天泛龙舟图,这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的‘北壁绘华夏天子’的内容一致”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墙所绘为唐高宗猎豹和武则天泛龙舟图”属于图像史料,“杜佑在《通典》中记载”属于文献史料。这两种材料说明图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D项正确;“1965年考古学家在中亚的丝路古城撒马尔罕发掘出大量大使厅壁画”反映的是对外交往,而不是民族交融和崇拜唐朝统治者,排除AC项;在中亚出土的这些壁画并不能表明唐朝的统治范围阔及中亚,排除B项。故选D项。

总结时代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中考复习时进行了专题整理,现摘要部分笔记如下,请据此完成小题。

①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华”“诸夏”与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交往和斗争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④元朝时期回族的形成

3.根据笔记内容推断可知,该同学复习的专题内容应为()

A.边疆治理 B.对外交流 C.政治改革 D.民族交融

4.下表是该笔记内“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由此可知其根本目的是()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471年孝文帝继位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于是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A.消除民族矛盾 B.巩固政权统治 C.强化民族差异 D.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3.D4.B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通过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的友谊,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时期回族的形成是民族交融的成果。由此可知,该同学复习的专题内容应为民族交融,D项正确;文成公主入藏,是唐政府对边疆治理的举措之一,但不是题干材料反应的主题,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应的主题是民族交融,没有涉及对外交流,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政治改革,但不是题干材料反应的主题,排除C项。故选D项。

【4题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471年孝文帝继位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和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前,民族矛盾尖锐,威胁到了北魏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为了巩固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政权统治,B项正确;通过改革消除民族矛盾,其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巩固统治,排除A项;强化民族差异,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维护国家统一,不是题干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5.下图所示为重庆出土的三国时期的“庖厨俑”,一人跪坐于俎前,俎上置鸡、鸭、鱼、饺子、龟、猪、牛头、各类果蔬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