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读后感(甄选18篇).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野圭吾读后感(甄选18篇)

东野圭吾读后感(1)

“这里不仅销售杂货,还提供烦恼咨询。无论你挣扎犹豫,还是绝望痛苦,欢迎来信!”这是我本周看的东野圭吾先生的小说《解忧杂货店》的前言。东野圭吾,1958年2月4日出生于大阪生野区。《解忧杂货店》获第七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我想大家一开始读这本书,都没那么容易理解。不过越到后面越会发现作者将零散的内容巧妙地串联了起来,虽然这本书不是推理小说,可我读着却比推理小说更加扣人心弦。

本书主要讲了僻静的街道上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静子因男友身患绝症,在爱情与梦想之间徘徊;克朗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他们的烦恼都被解决了,就是这么神奇。

读到这里,我也被书中神奇的投信口吸引了。“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我的烦恼写下来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呢?我是不是也可以在第二天如愿地在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呢?”于是,我认真地把我的烦恼写在信纸上:我很认真地在学习,可有时候成绩不如我的预想,我该如何把学习变成自己真正的得到呢?真希望解忧杂货店爷爷能给我一个干劲利落的回答。

其实人生有很多的分岔路口,总会遇到大小不一的烦恼。有时面临的分叉口,它将会影响我们的未来,所以我们总会很难去做决定,烦恼也就油然而生。别担心,亲爱的读者们,当你遇到烦恼的时候,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判断永远是对的。当然,也一定要感谢在我们烦恼时给予“回答”的人,人无法独自生存,必须互相支持才能活下去。

东野圭吾读后感(2)

这是一本短小精悍,却分明令人感觉沉甸甸的书。从樱花到杀猫事件......一个个伏笔令人大呼“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十分过瘾。

本书还探讨了校园暴力:将同学衣服剥光,缠上一层一层的胶带扔至体育馆;往同学书包里扔狗屎——“欺负一下而已”,“仅仅是看他不爽罢了”。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恶意的传染”,胆小无能的普通学生,为了不受校园暴力者欺负,成了共犯。

加贺曾遇到一位饱受欺凌的学生,加贺教他武术,希望他能坚强起来。可他却在又一次被欺负时,拿起飞刀,刺进了带头那人的左胸。进管教所后,他再也不愿见到加贺。为什么?是怨恨加贺教他武术间接导致他动手,还是因害怕看见加贺失望的样子?我觉得是后者。

后来啊,那些曾参与校园欺凌的人,都好好的活着,与普通人无异。那些被欺负的人呢,心底所受的创伤却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没什么大事”就能治愈的。

“恶意”这个题目取得很妙:不仅是指野野口因嫉妒等因素对日高产生的恶意,更是指校园欺凌者对被欺凌者产生的恶意,至于为什么——“看他不爽而已。”

杀猫事件真的也很妙,野野口自己杀的猫,在手记上却说是日高所杀,因为与案件并无什么关联,所以警察没有去查此事真假,但心底却有了对日高不太好的印象,埋下怀疑的种子,也促进了他计划的实施。

实施杀人计划的第一步,竟是人为制造一个杀人动机。被逮捕是早已料到的结局,最重要的是不能暴露真实动机。计划之缜密,只是为了贬低日高人格,让其死后受世人晦骂,这种恶意,实在令人喟叹。

制造各种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警察因认为它们是能指认嫌疑人的重要证据而漏以查清真假——野野口真的是个心理学大师,很好利用了警察的思维弱点。这个和杀猫事件都很让我觉得思维定势之险,唯有跳脱了思维定势,才能追寻到真相,加贺是真的很厉害了。

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全篇结构特殊,文字张力十足,伏笔满满,很有东野圭吾的味儿。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其间韵味,唯有亲自阅读方可体会。

东野圭吾读后感(3)

东野圭吾的《放学后》阅读完了,这是一篇十分细腻的文章,文字中间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一般侦探小说的冷静风格迥然不同,这也是东野小说的特点:除了推理与侦破之外,他的文章中总是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放学后》开篇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讲述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章中,除了主人公偶尔遭受不知名的偷袭之外,没有出现其他的案件痕迹,这常常令渴望尽早进入推理过程的读者有些不耐烦,然而,读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东野的第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章里,书中各个人物依次出现,并且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学生与老师之间或明或暗的冲突、现代学生的两性观念、老师心中阴暗的一面、每个人的个性等等,都进行了完整的展现,也为阐述凶手的动机埋下了伏笔,当作者在结尾处情节突然急转弯时也不令人感到突兀,大半功劳应该记在第一章的铺垫之上。

案件发生后,东野通过主人公和刑警的分析,一步一步进行推理,同时也一步一步地误导这读者。由于我自己习惯于边看书边自己进行推理,所以,对于主人公和刑警提出的嫌疑犯人选,我并没有落入圈套。然而,东野除了如此明显地误导读者之外,还在更深层次对我进行了误导,应当认为,这种误导是有意的,这从几个地方

文档评论(0)

177****02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