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美学标准与审美思想探析.pdf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美学标准与审美思想探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美学标准与审美思想探析

摘要:王国维《人间词话》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启现代文论的先河,主要以“境界”品评诗作,

以“真”作为审美标准,注重诗作内在的意蕴和诗人自身的品质,关注其“魂”而弱化其“形”,从

而为我国诗作品评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基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观点和理论,结合一些诗作,

详细论述其美学标准和美学思想,提高了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详细介绍其对词论、词品、词人、词史的观点和见解,侧重内在品质分析,

由浅表的文辞语言,上升到深层次的品格探究,做到以情化境,真心告白。与此同时,王国维引用多

首著名词人的作品和名言名句,阐释自己的美学观点,发乎于心,大胆独到,细致入微,值得深入品

学。

一、词论:“词应自然入境”

(一)境界至上

王国维《人间词话》明确提出,将境界作为核心的观点,“词以境界为最上”,文辞华美

只是表象,词必须体现内涵,且内在的体现应自然流露。对于词作者应将境界作为最高的出发点,而

作为读者在理解词的时候也要具有一定的境界和高度,否则难以体现词的神韵和风采。王国维注重词

的境界,认为词的境界是一种思想的升华,更是一种情感的展示,应注重境界的体现。本研究认为,

词的境界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给予人一种理性的超脱,不仅限于诗词这一层面,还会跨越到生

活、情趣、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多个层面,这种境界并不是强加的,而是词作者自然心性的表

达。读者在读到相关诗句的时候,可以自然产生一种“感觉”,将其带到一定的境界之中,从思想、

精神等多个角度使其产生感知和认识。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给人的感觉较

为隐约,在

隐约之中又会有些许的伤怀,但究竟是对人生的感叹,还是对爱情的无奈,还是对以往的怀念、对志

趣的执着、对境遇的描述等,无法界定,因人而异,这就是词的境界,自然体现,一定存在,但并不

唯一。

(二)境界最高

通过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解读,“境界说”体现一定的艺术美感和哲学思维,对于古代传统文论

的审美标准并不是一种摒弃,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发扬和拓展。王国维提出“境界说”之后,

对其进行深化,提高对境界的认识,展现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使

“境界”定位有所提升。基于艺术角度剖析“境界”,认为艺术创作必须注重境界,形成境界,提高

境界,这样才能体现作品的价值和美感。所以,王国维将境界作为作品评定的最高标准。具有代表性

的则为“三境界”说法: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种境界已经被写入王国维《文学小言》之中,并分别引用晏殊、柳永、辛弃疾的名句而构成。在

上述三种境界之中,第一种境界更多地表现缺少知己,缺少理解,孤寂的情怀,但却有一种大彻大悟,

登高怀远的境界;第二种境界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眷恋和情感,痴心而执着;第三种境界是一种顿悟,

经过思考、追求之后,终于有所得,这种所得是一种境界,是自己的一种超脱和觉悟。由此可见,王

国维的诗词鉴赏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诗词格律欣赏,逐渐上升为艺术层面和美学层面,更注重诗词内涵

和境界高度,探究其生命和人生的高度、价值和存在。

(三)境界最美

王国维的“境界说”与其他专业人士的“境界说”存在差异,具体分为“有我之境”和

“无我之境”。将生活、生命、人生等联系在一起,可以成为“艺术人生,境界唯美”。朱光潜在《诗

论》中对其进行点评,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存在差异,差异体现在“精微”

之处,但也存在同一性,即“皆属于一种境界”。但是,对于名词还有待进一步思忖。叔本华认为,

作品的“优美”和“壮美”皆属于美学概念,但二者存在差异,尤其是文学作品,可以摆脱物我之间

的利害关系对于创作者意志的影响,这样的文学作品更加“优美”,如果不能摆脱物我之间关系的影

响,则无法“超凡脱俗”,创

作出的作品主观意识较强,作为则倾向于“壮美”。本次研究认为,王国维在有关方面的评价,首先

确定境界是美的,也是最高的评价标准,但这种境界产生的美受到诗人个性化特征的影响,属于一种

“真美”,并不是物质的美,而是精神的美,无论是喜悦、忧伤、淡泊等均能表现出境界美,可以“壮

美”“秀美”“优美”。这种美是一种由感而发,源于内心的美,甚至有些时候诗人创造了这个境界,

却难以达到这个境界。

二、词品:“在神不在貌”(一)神韵出高雅经过研究,王国维提出卓越的美学结论“词之雅郑,在

神不在貌”。在阅读诗词、理解诗词和评价诗词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从形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