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VIP

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悟唯物史观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中国人虚怀若谷,勤奋地学习西方。然而,我们终究还是发现中西方之间其实有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同。那么你认为这种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感悟唯物史观这都是上天的安排!西方是海洋文明,中国则是大河文明唯心史观中西方经济基础有着明显的发展差异唯物史观形而上的唯物主义

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原理释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河流污染(社会存在)河流保护(社会意识)河道清淤(社会存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

原理释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劳动资料)三部分。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资料劳动者怎么改造:劳动工具(标志)改造什么: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核心)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③产品如何分配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原理释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包括阶级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提高奴隶主-奴隶vs地主-农民公有制vs私有制奴隶主获得vs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术下移、百家争鸣士阶层崛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或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阻碍社会前进。

原理释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恩格斯曾经说过: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释疑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原理释疑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指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统治阶级的活动一旦超出劳动大众的物质活动所需要或所容许的范围,立即就会由“必要的”社会阶级变成“多余的”社会阶级,迟早要被劳动群众抛弃。

原理释疑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总是不断进步发展的,要以进步的眼光审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从野蛮到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分散到整体)过程中可能有曲折和反复法国共和制政体形成的曲折历程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生态史观:常见的七大史观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有多种划分,比如: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高中一线教学,可提供高中各个学科的授课资料,高考复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