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应力公式推导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力学

主讲人:陈思娇

弯曲切应力

一、切应力公式推导

1、矩形截面梁

横力弯曲的梁横截面上内力既有弯矩又有剪力,其应力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下面对任意荷载作用下,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进行分析。

不同形状的梁横截面,其切应力分布规律不同。

(1)两个假设

(a)切应力与剪力平行;

(b)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距中性轴等距离处切应力相等)。

(2)分析方法

(a)用横截面m-m,n-n从梁中截取dx一段,两横截面均有弯矩和剪力,且两横截面上的弯矩不等,所以两截面同一y处的正应力也不等;

(b)假想地从梁段上截出体积元素mB1,在两端面mA1,nB1上两个正应力合力即法向内力FN1、FN2不等。

n

n

x

M

Fs

Fs

y

B

A

n’

2

(c)在纵截面上必有沿x方向的切向内力dFS′。

其中微单元dx的长度很小,所以假设切应力沿AB1面均匀分布。将

表示出来带入平衡方程,可求出AB1截面上切应力。又由切应力互等定理有

。由此求出横截面上切应力。

dx

(3)公式推导

(a)求、、

假设m-m,n-n上的弯矩为M和M+dM,两截面上距中性轴y1处的正应力为1和2.

为距中性轴为y的横线以外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式中:

同理:

y1

化简后得

(b)代入平衡方程

其中

(c)由切应力互等定理,横截面上距中性轴y的点,其切应力计算公式

τ

τ’

y1

b

矩型截面的宽度。

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距中性轴为y的横线以外部分横截面

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4)切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变化规律

b

可见,切应力沿截面高度按抛物线规律变化。

y=±h/2(即在横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处)τ=0;

y=0(即在中性轴上各点处),切应力达到最大值

h/2

y1

2.工字形截面梁

工字形截面由腹板和翼缘两部分组成,翼缘上分布的切应力较复杂,且数值很小,可忽略不计。对于腹板上的切应力,假设所求应力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为y。

研究方法与矩形截面同,切应力的计算公式亦为

d

y

(1)切应力公式

d—腹板的厚度;

(a)腹板上的切应力沿腹板高度按二次抛物线规律变化;

(b)最大切应力也在中性轴上。这也是整个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最小切应力在腹板上下边缘处。整个界面,则可得腹板内的切应力近似计算公式:

(2)切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变化规律

tmax

tmin

假设:

(a)沿宽度k-k上各点处的切应力均汇交于O点;

(b)各点处切应力沿y方向的分量沿宽度相等.

在截面边缘上各点的切应力的方向与圆周相切.

3.圆截面梁

最大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

感谢您的使用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